解構東大嶼都會
東大嶼都會是什麼?
東大嶼都會是政府就香港未來長遠發展的一項大型基建計劃,建議於香港島和大嶼山之間的中部水域,包括坪洲、大小交椅洲及喜靈洲一帶,進行大規模填海,建設人工島,面積達1700公頃,接近三分之一個九龍。
政府視「東大嶼都會」為香港長遠的策略發展區,建議打造成為香港的第三個核心商業區,而預計整個地區可容納新增人口70-110萬。
1) 東大嶼都會的概念是如何冒起?政府有就此項目諮詢公眾嗎?
在中部水域填海建設「東大嶼都會」的概念早在1980年代已有提出。八十年代初期,政府進行《North Lantau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研究,在1983年發佈的第二階段研究的草擬最終報告中,其中一個發展方案包含在梅窩及坪洲一帶的水域填海建設「東大嶼島」,發展新市鎮,容納近70萬人口,並有隧道連接港島,乃今天「東大嶼都會」人工島方案的雛形。
東大嶼都會是政府就香港未來長遠發展的一項大型基建計劃,建議於香港島和大嶼山之間的中部水域,包括坪洲、大小交椅洲及喜靈洲一帶,進行大規模填海,建設人工島,面積達1700公頃,接近三分之一個九龍。
政府視「東大嶼都會」為香港長遠的策略發展區,建議打造成為香港的第三個核心商業區,而預計整個地區可容納新增人口70-110萬。
1) 東大嶼都會的概念是如何冒起?政府有就此項目諮詢公眾嗎?
在中部水域填海建設「東大嶼都會」的概念早在1980年代已有提出。八十年代初期,政府進行《North Lantau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研究,在1983年發佈的第二階段研究的草擬最終報告中,其中一個發展方案包含在梅窩及坪洲一帶的水域填海建設「東大嶼島」,發展新市鎮,容納近70萬人口,並有隧道連接港島,乃今天「東大嶼都會」人工島方案的雛形。
1983年《North Lantau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就東大嶼島的構想圖
1987年,以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為首的財團,發佈了「西部港灣—大嶼山重要發展計劃」報告書,同樣建議在中部水域作大規模填海,作為城市延伸及發展港口設施,惟該建議被當時的港英政府否決。1990年代的港口規劃建設,在今天迪士尼樂園所處的竹篙灣,以至小交椅洲一帶的海域,亦是新貨櫃碼頭的其中一個選址,在今天的城市規劃委員會分區規劃大綱圖上,仍可見當時貨櫃碼頭的發展界線。
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2年上任後,致力尋求新的土地資源。2013年3月進行的「優化土地供應」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除建議五個近岸填海選址(小蠔灣、欣澳、龍鼓灘、青衣西南、馬料水),亦有建議在中部水域進行大型填海工程,填海面積約1400-2400公頃。惟當時諮詢文件並無詳細標示填海的位置,大眾的討論也只集中於五個近岸填海選址。而「優化土地供應」完成公眾參與後的技術報告,才清晰標明交椅洲是可考慮進行填海的選址之一。
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2年上任後,致力尋求新的土地資源。2013年3月進行的「優化土地供應」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除建議五個近岸填海選址(小蠔灣、欣澳、龍鼓灘、青衣西南、馬料水),亦有建議在中部水域進行大型填海工程,填海面積約1400-2400公頃。惟當時諮詢文件並無詳細標示填海的位置,大眾的討論也只集中於五個近岸填海選址。而「優化土地供應」完成公眾參與後的技術報告,才清晰標明交椅洲是可考慮進行填海的選址之一。
《2014施政報告》中,梁振英宣佈大規模的大嶼山發展計劃,當中在中部水域填海興建人工島,建設「東大嶼都會」作為中環及九龍東後另一核心商業區(Core Business District,CBD),成為了當中的重頭戲。
政府就「東大嶼都會」的推進一直表現急就章,在施政報告發佈僅兩個月,政府就匆匆向立法會申請「中部水域人工島」的研究撥款,研究費用為二億三千萬,但當時政府從未就「東大嶼都會」的發展進行任何公眾諮詢活動,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更否決關注團體要求召開公聽會的訴求。「中部水域人工島」的研究撥款申請於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審議期間,一直處於拉鋸狀態,政府最終於2014年11月暫時撤回撥款申請,而項目截至2018年10月仍未重新呈交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
可是,政府就推展東大嶼都會的工作並沒有停止。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在探討大嶼山的發展潛力和空間佈局時,已一直把「東大嶼都會」包括在內,作為策略發展區;部份跟「東大嶼都會」相關的土木工程研究項目如「連接堅尼地城與東大嶼都會的運輸基建技術性研究」亦早在2015年已批出標書。2016年1月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就「全民新空間」工作報告進行公眾參與活動時,東大嶼都會的概念亦包括在內,並連同其他大嶼山的發展內容作綑綁諮詢。「全民新空間」工作報告的公眾參與報告於2016年11月發佈,報告顯示連同各項公眾聯署活動,有約51%的受訪者對「東大嶼都會」的大型填海工程有保留。
可是,在「全民新空間」工作報告作公眾諮詢時,在各項諮詢文件中,只以含糊的六邊形代表東大嶼都會。但在2016年5月,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來港視察時,政府向其展示一個詳細顯示了「東大嶼都會」發展方案的模型,及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網誌中也展示了一張充份展示人工島輪廓的圖片,引來公眾非議,反映公眾諮詢乃「形同虛設」。
2016年10月27日,政府發佈「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和策略」(香港2030+)並開始公眾諮詢活動。文件把「東大嶼都會」列為其中一個策略增長區,設獨立小冊子講述東大嶼都會的發展概念,乃政府就「東大嶼都會」較為正式的一次諮詢程序。諮詢文件表示「東大嶼都會」填海面積約1000公頃,有機會建設多於一個人工島,並會利用現有在梅窩的閒置土地加以發展。諮詢文件同時亦有羅列在中部水域的發展限制。
後來上任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同樣把土地供應列為重點工作,她在上任之初已表示將開展一場「土地大辯論」,以凝聚社會就土地發展及供應選項的共識。由政府委任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當中包含不少支持發展、且涉及利益衝突的人士如鄒廣榮、劉振江、彭一邦、韋志成等。小組自2017年9月起,經過多次閉門會議後,在2018年4月26日開展公眾參與活動,而公眾參與文件把「東大嶼都會」列為18個土地選項之一,建基於2030+的1000公頃填海面積進行諮詢。惟「土地大辯論」公眾參與活動進行時,2030+的公眾諮詢報告並未發佈。
由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於2016年牽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一直提倡香港應作大規模的填海工程,以填補過去因新增土地供應不足所做成的生活質素下降及經濟損失,他們曾經表示香港未來的新增土地需求達9000公頃,也提出過發展貨櫃碼頭、於長洲南填海、把監獄遷至蒲台島等建議。該基金成員包含不少商界人士、傳統勢力及跟基建發展有利益衝突的人士,如理事劉炳章、研究委員會成員林奮強、參事朱鼎健同時為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的成員,而副總幹事王元山及研究委員會成員雷鼎鳴亦為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成員。
2018年8月7日,團結香港基金發表了「跳出框框,想像未來—『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研究報告」。該報告在過去政府的倡議之上,建議把東大嶼都會的填海面積進一步提升至2200公頃,可透過城市設計、行業發展等範疇,「重塑香港新貌」,維持香港的競爭力。該報告同時委託經常承接政府工程顧問合約的奧雅納(ARUP)作技術評估。
2018年8月7日,團結香港基金發表了「跳出框框,想像未來—『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研究報告」。該報告在過去政府的倡議之上,建議把東大嶼都會的填海面積進一步提升至2200公頃,可透過城市設計、行業發展等範疇,「重塑香港新貌」,維持香港的競爭力。該報告同時委託經常承接政府工程顧問合約的奧雅納(ARUP)作技術評估。
(團結香港基金「強化東大嶼都會」預想發展圖)
2018年10月10日,林鄭月娥發表其第二份施政報告,當中包含《明日大嶼願景》,此方案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把東大嶼都會填海面積提升至1700公頃,預料可於2019年第一季開展填海的研究工作,首批新增人口可於2032年遷入。
翻查「明日大嶼」的預想圖,更新的東大嶼都會填海範圍跟團結香港基金倡議的填海方案甚為相似。不少公眾人士質疑,此舉反映團結香港基金乃政府的「影子內閣」,有為政府施政背書說項之嫌,而該基金好些成員亦同為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之時,他們的利益衝突亦會影響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就土地供應選項的取態。而在「明日大嶼」發佈之時,「2030+」的公眾諮詢報告仍未發佈,「土地大辯論」的公眾諮詢報告尚在撰寫,凡此種種,俱突顯政府只是在自編、自導,自己偷步,長官意志,誓要推展東大嶼都會計劃。 2018年12月31日,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發佈公眾參與報告,報告備悉政府已於2018年10月發佈了建議填海面積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願景」。小組委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就所作的質化意見研究,發現接近七萬份有關東大嶼都會的意見,有超過九成俱反對該項目,當中18-29歲受訪者反對東大嶼都會計劃的比率亦超過一半,足見公眾人士對人工島工程的爭議。 2019年2月20日,發展局局長黃緯倫表示,將全盤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出的土地發展建議,同時表示東大嶼都會首階段1000公頃的交椅洲填海為「實」,而次階段700公頃的喜靈洲填海為「虛」,政府推行第二階段工程前定必審視需求和諮詢公眾,惟政府對填海1700公頃的「初心」一直未變。 2019年3月19日,政府公佈「明日大嶼」按2018年9月價價的估算工程支出為6240億元,價值達5.5億的可行性研究撥款已於2019年5月25日獲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通過。政府原疑於2019年6月安排撥款議案「打尖」呈交至財務委員會,因受「逃犯條例」修訂導致的社會風波,政府暫時把議案排至財務委員會議程第21項。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政府把立法會會期延長一年,加上泛民主派議員被取消資格及集體辭任,可行性研究撥款最終於2020年12月4日被財務委員會通過,研究於2021年6月展開。 |
跌宕多時的香港2030+最終報告延至2021年10月正式發佈,政府亦同時在施政報告宣佈功能和願景跟人工島有所重疊,且規模更為龐大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政府並更多的使用「交椅洲人工島」的字眼去形容人工島工程。儘管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音,政府仍然表示「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兩者仍有推進發展的需要。
及至2022年尾,政府發佈了「交椅洲人工島」的策略定位和規劃目標。文件披露人工島將由三個島嶼組成,並有水道分隔各島。人工島將繼續作為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並設有七個生活社區,和預留土地作旅遊、康樂、休閒及商業用途。政府預計按2022年第二季的價格推算,粗略工程造價為5800億元,而人工島上私人住宅和商業用地賣地收入,按2022年11月價格計算,可達7500億,並可採納發行債券和各種公私營合作模式的融資方案。
政府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報告「交椅洲人工島」的最新進展時,曾表示會於稍後時間開展公眾參與活動,惟至2023年1月,有媒體踢爆人工島的公眾參與活動早已暗地開展,政府才連忙發佈公眾參與的網站。而「公眾參與」的活動亦只包括展覽,未如昔日的大型發展計劃般舉辦公眾論壇,而有關當局亦把向區議會、專業團體等的簡介會,視為「公眾參與」的一部份。
而觀乎是次「公眾參與」的論調,亦更為傾向討論人工島該如何發展,而非「人工島是否應該興建」的原則、根本性問題,政府更高調批評部份團體就人工島工程的意見和關注為「危言聳聽」,可見所謂的「公眾參與」其實早已有預設立場。
及至2022年尾,政府發佈了「交椅洲人工島」的策略定位和規劃目標。文件披露人工島將由三個島嶼組成,並有水道分隔各島。人工島將繼續作為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並設有七個生活社區,和預留土地作旅遊、康樂、休閒及商業用途。政府預計按2022年第二季的價格推算,粗略工程造價為5800億元,而人工島上私人住宅和商業用地賣地收入,按2022年11月價格計算,可達7500億,並可採納發行債券和各種公私營合作模式的融資方案。
政府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報告「交椅洲人工島」的最新進展時,曾表示會於稍後時間開展公眾參與活動,惟至2023年1月,有媒體踢爆人工島的公眾參與活動早已暗地開展,政府才連忙發佈公眾參與的網站。而「公眾參與」的活動亦只包括展覽,未如昔日的大型發展計劃般舉辦公眾論壇,而有關當局亦把向區議會、專業團體等的簡介會,視為「公眾參與」的一部份。
而觀乎是次「公眾參與」的論調,亦更為傾向討論人工島該如何發展,而非「人工島是否應該興建」的原則、根本性問題,政府更高調批評部份團體就人工島工程的意見和關注為「危言聳聽」,可見所謂的「公眾參與」其實早已有預設立場。
2) 東大嶼都會能否促進香港的經濟發展及解決房屋問題?
政府曾多番表示「東大嶼都會」作為長遠土地供應的重要來源,可提供更多空間予香港人有可負擔適切樓房居住。可是,政府及民間對於未來長遠的土地需求,縱使經過多番討論,仍未有一致的共識。如根據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估算,直至2047年,香港的土地短缺為1,200公頃,當中只有230公頃是房屋需求,而過半房屋用地需求更要在2026年前達成。粉嶺哥爾夫球場有172公頃,加上短期租約地、閒置官地、臨時政府撥地、私人遊樂場用地等巿區土地,已足夠應付至2046年的房屋用地需求。而東大嶼都會達致全面發展,亦動輒需要二三十年的時間,遠水不能救近火。政府聲稱一個30年後的發展大計能解決現時的房屋問題,未免太不負責任。
而且,按照政府統計署的推算,香港的人口至2043年將達致822萬的高峰,隨後會掉頭下跌至2064年的781萬。但東大嶼都會全面落成之時,香港的人口高峰已過,而其新增的人口容量達70-110萬,超過香港的人口峰值,惟政府從未正面回應東大嶼都會的必要性,及變成幽靈城市的可能。
此外,政府一直視「東大嶼都會」為香港第三個商業中心區,但在相關金融、經濟、科研、創新的領域上並未提出相應的政策配合,政府亦沒有制定措施吸引投資者投資三個商業中心。在各項大嶼山發展策略中,政府一直標榜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可滿足和配合大灣區的發展機遇,但內地的經濟狀況充滿不確定性,把香港的未來發展高度押注在大灣區,同樣極具隱憂。
3) 東大嶼都會人工島會為香港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東大嶼都會將要在中部水域填海達1700公頃,工程規模龐大,加上人工島處於海中心,需要大量道路及基礎設施連接,民間估計工程支出將接近一萬億,近乎耗盡香港所有的財政儲備。按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的估算,填海造地、築橋建路、基建及公共設施的成本分別約為2500億、3000億及4000億。
政府曾表示可分階段發展東大嶼都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更稱可透過發債以彌補工程成本。但就算政府按照過去提出的1000公頃規模,甚至更少的填海面積發展東大嶼都會,配套設施和基建的支出依然會居高不下,而政府作為債務擔保人,當經濟逆轉令債券收益有所影響,仍然需要用上庫房收益作「填氹」之用。部份人士曾表示東大嶼都會新增土地的賣地收益亦可用作填補工程支出,但因香港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主要透過賣地收入支持用,在人工島落成以前,香港需不斷覓地去籌集東大嶼人工島的工程費用,而日後人工島上新闢的土地亦需賦予較高的地價,才能收回成本,意味在東大嶼都會上興建的私人樓宇,樓價很大機會不會處於公眾可負擔的水平。
而且,近年香港多項大型基建,如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均出現延期及超支的情況。有外國學者的研究發現,政府因為投資基建過度,造成巨大的宏觀經濟風險,包括累積不良債務及扭曲貨幣擴張;因而失去其他較佳的投資機會,結論是基礎建設的過度投資,導致經濟表現欠佳和金融不穩。政府把香港大部份的財政資深投資在「明日大嶼」,勢將減少在其他社會政策上的投資,而當香港的經濟表現出現逆轉,政府更沒有能力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經濟/社會危機,此舉將把香港的未來置於水深火熱之中,儼如一場高風險賭博。亦有人士指出,中國的「一帶一路」是為了讓國內過剩的產能用於外國的基建項目之上,但「一帶一路」並不受世界其他國家青睞,令香港輾轉需吞下這些來自國家的過剩產能。
2018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吹襲香港,猛烈的風暴潮令香港不少近岸地區如杏花邨、海怡半島、將軍澳等,遭受嚴重破壞。面對全球暖化日益嚴重下的海平面上升,及越來越頻繁的超級颱風,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多番對東大嶼都會承受極端天氣的能力表示憂慮,又指人工島的海堤設計最少需達12.7米,才能令人工島有足夠抵禦海平面的上升和風暴潮的來襲,惟此舉將進一步推高東大嶼都會的造價。
東大嶼都會將要在中部水域填海達1700公頃,工程規模龐大,加上人工島處於海中心,需要大量道路及基礎設施連接,民間估計工程支出將接近一萬億,近乎耗盡香港所有的財政儲備。按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的估算,填海造地、築橋建路、基建及公共設施的成本分別約為2500億、3000億及4000億。
政府曾表示可分階段發展東大嶼都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更稱可透過發債以彌補工程成本。但就算政府按照過去提出的1000公頃規模,甚至更少的填海面積發展東大嶼都會,配套設施和基建的支出依然會居高不下,而政府作為債務擔保人,當經濟逆轉令債券收益有所影響,仍然需要用上庫房收益作「填氹」之用。部份人士曾表示東大嶼都會新增土地的賣地收益亦可用作填補工程支出,但因香港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主要透過賣地收入支持用,在人工島落成以前,香港需不斷覓地去籌集東大嶼人工島的工程費用,而日後人工島上新闢的土地亦需賦予較高的地價,才能收回成本,意味在東大嶼都會上興建的私人樓宇,樓價很大機會不會處於公眾可負擔的水平。
而且,近年香港多項大型基建,如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均出現延期及超支的情況。有外國學者的研究發現,政府因為投資基建過度,造成巨大的宏觀經濟風險,包括累積不良債務及扭曲貨幣擴張;因而失去其他較佳的投資機會,結論是基礎建設的過度投資,導致經濟表現欠佳和金融不穩。政府把香港大部份的財政資深投資在「明日大嶼」,勢將減少在其他社會政策上的投資,而當香港的經濟表現出現逆轉,政府更沒有能力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經濟/社會危機,此舉將把香港的未來置於水深火熱之中,儼如一場高風險賭博。亦有人士指出,中國的「一帶一路」是為了讓國內過剩的產能用於外國的基建項目之上,但「一帶一路」並不受世界其他國家青睞,令香港輾轉需吞下這些來自國家的過剩產能。
2018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吹襲香港,猛烈的風暴潮令香港不少近岸地區如杏花邨、海怡半島、將軍澳等,遭受嚴重破壞。面對全球暖化日益嚴重下的海平面上升,及越來越頻繁的超級颱風,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多番對東大嶼都會承受極端天氣的能力表示憂慮,又指人工島的海堤設計最少需達12.7米,才能令人工島有足夠抵禦海平面的上升和風暴潮的來襲,惟此舉將進一步推高東大嶼都會的造價。
由此可見,東大嶼都會是千蒼百孔的巨型基建工程,其支出龐大但效益成疑,如在眾多疑團未解下仍強推工程,將為香港帶來沉重的負面代價。故此,香港人必須反對勞民傷財的東大嶼都會大白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