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團結香港基金「強化東大嶼都會」發展概念
《反對東大嶼都會計劃》
致:土地供應專責小組 電郵:[email protected]
我們反對擬建的東大嶼都會計劃。
土地供應大辯論的公眾諮詢尚餘不足一個月,但政府及各利益團體在諮詢仍未完結,已紛紛力推填海作為未來土地供應的主力選項,無視其他可行的土地供應選項及香港房屋問題的根源,實行「生態欺凌」,硬推中部水域人工島。當中,由前行政長官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更提出了「強化東大嶼都會」的發展概念,填海面積達2,200公頃,等如半個九龍。近日,由行政會議成員、司局長、前高官、專業團體紛紛表示支持中部水域人工島,打造「東大嶼都會」。
根據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資料,未來八年房屋需求用地只欠49公頃,長遠房屋用地需求亦只有230公頃。一個大型填海工程動輒需要二三十年時間,無法有效即時解決香港市民水深火熱的房屋問題,而政府又未有提出香港未來的經濟政策,為何還要盲填海?東大嶼都會是為了誰去發展?東大嶼都會預期耗資近5千億港元,亦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在全球變暖及海平面上升的威脅下,世代將要對此龐大的填海計劃,付上沉重的代價。
「東大嶼都會」製造屏風島效應
土供組建議在大嶼山以東與香港島水域中間填一個1,000公頃的人工島,等同在海上加插1/4個九龍半島,造成「屏風島」效應,除了整個海洋生態環境受到影響外,大嶼山南部多個海灣(包括梅窩、芝麻灣、坪洲、愉景灣)的水流及水質必受影響,久而久之,梅窩、芝麻灣及坪洲必然成為填海的下一個對象。事實上,團結香港基金提出的「東大嶼都會加強版」已深謀遠慮。
填海做成不可逆轉的破壞,違反「永續發展」原則
填海,是做成雙重「環境掠奪」的災難性破壞。填海破壞海洋生境之餘,更要挖掘大量海砂,是為第一次「環境掠奪」;再擔沙倒海,令部份海洋消失變成人工島,是為第二次「環境掠奪」。現在全球暖化問題嚴重,每個地區及市民都應承擔減排及避免對環境做成進一步破壞的責任,完全違反永續發展及「減排」的國際責任。
再者林鄭月娥時任發展局局長時於2012年的「土地優化」計劃,經過多輪公眾參與,六個方案中,市民最反對填海造地的方法,反映市民並非「只顧自己」而掠奪他人或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市民意識到發展也要顧及公義的道德。可惜政府卻要硬推「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填海造地方法。
4千7百億海上大白象工程,世代找數
根據專業人士的估計,在海中「無中生有」一個人工島,因為要建築多條接駁的橋樑與鐵路等基礎建議,就需要4千7百億元(還未計供水、供電、供煤氣、興建公共房屋、眾多配套公共設施等),約相等於香港一半的財政儲備、約6條「高鐵」(844億計)、約4條港珠澳大橋等大白象工程的興建費用。可以興建120間設300張病床的天水圍醫院(造價39億)、56萬間公屋單位:〔公屋單位平均建築成本(2018/19年度) $837,500計〕、買104年東江水 :〔2016年買東江水成本44.92億〕。錢從何來?最後都係要重施故技 - 賣地,香港人又要變成地奴與樓奴,世代為地產商而生存,為大白象工程找數。
假需求、填海造過千公頃土地為了誰?
填海造人工島,動軏需要20年時間,對於要解決水深火熱的住屋問題,根本是遠水救近火的問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稱估計將來人口達920萬人,因此需要額外的1,200公頃土地。然而,根據政府統計處基線人口推算的結果,居港人口將由 2016 年年中的 734 萬增加至 2043 年 年中 822 萬的頂峰,然後回落至 2066 年年中的 772 萬。[1]換言之,即使到2043年的頂峰期的822萬人,土供組就估多了100萬人,而至2066年人口回落至772萬人,那麼東大嶼都會預計可住的100萬人口從那裡來呢?
香港房屋問題源於土地分配不均
香港的確有土地問題,但並非土地不足,而是土地分配不均。在提出土地大辯論的過程,無論政府、土供組、團結香港基金等等,都貓哭老鼠地忽然善心,關心基層住屋問題,以悲情作為搶地填海的藉口。眾所周知,香港的土地問題是分配不公,而非供應不足。是傾斜於大地產商的利益、將土地房屋商品化、大量熱錢流入、樓房變成內地走資的避難所等政策使然。根據2017年6月21日立法會十五題:公營房屋的供應[2],2017/18至2026/2027年度十年期的房屋供應目標為46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60比40,但從新發展區公私營房屋土地佔用的比例分析,情況洽洽相反,公私營房屋佔地是40比60。縱使特首林鄭月娥在2018年7月1日表示公私營房屋比例由60比40調整為70比30「不是不可能」[3]但若佔地比例不改,基層只會越住越逼,可見,土地供應的問題,分配不均是源頭之一。
香港地 唔少地
若發展下述1/4土地,已達土供組覓地1,200公頃之目標,為何還要大規模填海呢?
我們認為「土地不是無限 房屋不是商品」,解決基層市民的住屋需要是重要的,但基層市民亦已清楚表達不應採取掠奪他人或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來滿足自己的住屋需要。
我們認為政府應以尊重生態公義的可持續發展原則,落實「先棕後綠藍」的土地開發策略,同時政府應訂立以公營主導的房屋政策,停止推行置業主導的房屋商品化的政策,將土地分配符合公義原則。
我們反對填海 不要東大嶼都會,因為:
[1]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706/21/P2017062100507.htm
[2] https://www.statistics.gov.hk/pub/B71710FA2017XXXXB0100.pdf
[3]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205517/%E6%9E%97%E9%84%AD%E6%93%AC%E6%94%B9%E5%85%AC%E7%A7%81%E6%88%BF%E5%B1%8B%E6%AF%94%E4%BE%8B%E7%82%BA%E4%B8%83%E6%AF%94%E4%B8%89-%E6%88%BF%E5%A7%94%E9%97%9C%E6%B3%A8%E6%96%B0%E5%A2%9E%E5%96%AE%E4%BD%8D%E5%87%BA%E5%94%AE%E6%88%96%E5%87%BA%E7%A7%9F%E4%BD%94%E5%A4%9A
我們反對擬建的東大嶼都會計劃。
土地供應大辯論的公眾諮詢尚餘不足一個月,但政府及各利益團體在諮詢仍未完結,已紛紛力推填海作為未來土地供應的主力選項,無視其他可行的土地供應選項及香港房屋問題的根源,實行「生態欺凌」,硬推中部水域人工島。當中,由前行政長官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更提出了「強化東大嶼都會」的發展概念,填海面積達2,200公頃,等如半個九龍。近日,由行政會議成員、司局長、前高官、專業團體紛紛表示支持中部水域人工島,打造「東大嶼都會」。
根據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資料,未來八年房屋需求用地只欠49公頃,長遠房屋用地需求亦只有230公頃。一個大型填海工程動輒需要二三十年時間,無法有效即時解決香港市民水深火熱的房屋問題,而政府又未有提出香港未來的經濟政策,為何還要盲填海?東大嶼都會是為了誰去發展?東大嶼都會預期耗資近5千億港元,亦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在全球變暖及海平面上升的威脅下,世代將要對此龐大的填海計劃,付上沉重的代價。
「東大嶼都會」製造屏風島效應
土供組建議在大嶼山以東與香港島水域中間填一個1,000公頃的人工島,等同在海上加插1/4個九龍半島,造成「屏風島」效應,除了整個海洋生態環境受到影響外,大嶼山南部多個海灣(包括梅窩、芝麻灣、坪洲、愉景灣)的水流及水質必受影響,久而久之,梅窩、芝麻灣及坪洲必然成為填海的下一個對象。事實上,團結香港基金提出的「東大嶼都會加強版」已深謀遠慮。
填海做成不可逆轉的破壞,違反「永續發展」原則
填海,是做成雙重「環境掠奪」的災難性破壞。填海破壞海洋生境之餘,更要挖掘大量海砂,是為第一次「環境掠奪」;再擔沙倒海,令部份海洋消失變成人工島,是為第二次「環境掠奪」。現在全球暖化問題嚴重,每個地區及市民都應承擔減排及避免對環境做成進一步破壞的責任,完全違反永續發展及「減排」的國際責任。
再者林鄭月娥時任發展局局長時於2012年的「土地優化」計劃,經過多輪公眾參與,六個方案中,市民最反對填海造地的方法,反映市民並非「只顧自己」而掠奪他人或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市民意識到發展也要顧及公義的道德。可惜政府卻要硬推「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填海造地方法。
4千7百億海上大白象工程,世代找數
根據專業人士的估計,在海中「無中生有」一個人工島,因為要建築多條接駁的橋樑與鐵路等基礎建議,就需要4千7百億元(還未計供水、供電、供煤氣、興建公共房屋、眾多配套公共設施等),約相等於香港一半的財政儲備、約6條「高鐵」(844億計)、約4條港珠澳大橋等大白象工程的興建費用。可以興建120間設300張病床的天水圍醫院(造價39億)、56萬間公屋單位:〔公屋單位平均建築成本(2018/19年度) $837,500計〕、買104年東江水 :〔2016年買東江水成本44.92億〕。錢從何來?最後都係要重施故技 - 賣地,香港人又要變成地奴與樓奴,世代為地產商而生存,為大白象工程找數。
假需求、填海造過千公頃土地為了誰?
填海造人工島,動軏需要20年時間,對於要解決水深火熱的住屋問題,根本是遠水救近火的問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稱估計將來人口達920萬人,因此需要額外的1,200公頃土地。然而,根據政府統計處基線人口推算的結果,居港人口將由 2016 年年中的 734 萬增加至 2043 年 年中 822 萬的頂峰,然後回落至 2066 年年中的 772 萬。[1]換言之,即使到2043年的頂峰期的822萬人,土供組就估多了100萬人,而至2066年人口回落至772萬人,那麼東大嶼都會預計可住的100萬人口從那裡來呢?
香港房屋問題源於土地分配不均
香港的確有土地問題,但並非土地不足,而是土地分配不均。在提出土地大辯論的過程,無論政府、土供組、團結香港基金等等,都貓哭老鼠地忽然善心,關心基層住屋問題,以悲情作為搶地填海的藉口。眾所周知,香港的土地問題是分配不公,而非供應不足。是傾斜於大地產商的利益、將土地房屋商品化、大量熱錢流入、樓房變成內地走資的避難所等政策使然。根據2017年6月21日立法會十五題:公營房屋的供應[2],2017/18至2026/2027年度十年期的房屋供應目標為46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60比40,但從新發展區公私營房屋土地佔用的比例分析,情況洽洽相反,公私營房屋佔地是40比60。縱使特首林鄭月娥在2018年7月1日表示公私營房屋比例由60比40調整為70比30「不是不可能」[3]但若佔地比例不改,基層只會越住越逼,可見,土地供應的問題,分配不均是源頭之一。
香港地 唔少地
若發展下述1/4土地,已達土供組覓地1,200公頃之目標,為何還要大規模填海呢?
我們認為「土地不是無限 房屋不是商品」,解決基層市民的住屋需要是重要的,但基層市民亦已清楚表達不應採取掠奪他人或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來滿足自己的住屋需要。
我們認為政府應以尊重生態公義的可持續發展原則,落實「先棕後綠藍」的土地開發策略,同時政府應訂立以公營主導的房屋政策,停止推行置業主導的房屋商品化的政策,將土地分配符合公義原則。
我們反對填海 不要東大嶼都會,因為:
- 「填海造地」對自然環境及海洋生態做成不可逆轉的破壞,違反「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 「東大嶼都會」填海加基建的成本要接近5千億,世代找數,還未計沉重的環境成本的代價;
- 落實「先棕後綠藍」的原則。優先發展棕地、收回特權用地(如粉嶺高爾夫球場、軍營用地)、短租及閒置官地、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地產商囤積的農地重新規劃等。
[1]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706/21/P2017062100507.htm
[2] https://www.statistics.gov.hk/pub/B71710FA2017XXXXB0100.pdf
[3]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205517/%E6%9E%97%E9%84%AD%E6%93%AC%E6%94%B9%E5%85%AC%E7%A7%81%E6%88%BF%E5%B1%8B%E6%AF%94%E4%BE%8B%E7%82%BA%E4%B8%83%E6%AF%94%E4%B8%89-%E6%88%BF%E5%A7%94%E9%97%9C%E6%B3%A8%E6%96%B0%E5%A2%9E%E5%96%AE%E4%BD%8D%E5%87%BA%E5%94%AE%E6%88%96%E5%87%BA%E7%A7%9F%E4%BD%94%E5%A4%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