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4 大嶼山不是後花園
Ming Pao Weekly
M038-067 | 封面故事 | 2017-03-04
大嶼山不是後花園
我說要做大嶼山的專題,朋友笑我自找麻煩。我說會去大澳,有人推薦要食炭燒雞蛋仔。我說會去梅窩,朋友問我有沒有看見水牛。我說會去東涌,有人提醒我要去東薈城掃貨。
─這就是香港人對大嶼山的認識。
當人們站在大澳棚屋前自拍的時候,有幾多人知道,棚屋其實是從大陸南逃來港的人的避難所?當人們遇到水牛經過而拍照時,有幾多人知道,水牛正面臨被驅趕的危機?當人們在東薈城拿着一袋袋戰利品的時候,有幾多人知道,發展並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也許大家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夠在乎。
站在東涌舊碼頭,望着破落的棚屋羣,望着港珠澳大橋跨過海面,我才驚覺在二十年前,機場啟用之後,東涌線通車之時,原來已經是大嶼山變天的開始。
在大嶼山長大的人,曾經以為外面的世界很精采;在市區長大的人,曾經以為大嶼山是一個後花園。
在政府把大嶼山變成「珠三角的中環」之前,何不親自走一回,看看真正的山、真正的島?
熙來攘往以外
同樣是香港人,可以千差萬別。同樣是香港,可以千差萬別。
當你以為香港都是這樣,離島告訴你,香港不是這樣。當你以為離島都是這樣,大嶼山告訴你,離島不是這樣。當你以為大嶼山都是這樣,大澳、梅窩和其他無數地方告訴你,大嶼山不是這樣。
當你以為在這裏應該吃雞蛋仔,有人只想吃記憶中的味道。
當你以為鄉間的人都想離開,有人只想回來。
當你以為這裏應該搞經濟,有人相信,最繁華的熱鬧,就是為一株花灌溉。
鹹魚的味道這裏更香
我上一次去大澳,應該是七、八歲的一個暑假,參加一日遊,也是人生中第一次去大澳。印象不深,只記得鹹魚和蝦醬的味道。二十年之後,終於有機會重遊此地,土生土長的美燕說,要帶我看一次真正的大澳。
美燕住在青衣,平日在荔枝角上班,每個月都會找一個周末回大澳探望父母。她提醒我要趕上11 點之前由東涌開出的11號巴士,不然很難上車。到達巴士站時,候車人龍已打了三圈蛇餅。眼見車廂已經滿座,剩下少許企位,也無人再上車。美燕走近巴士站職員問:「多少人上大東山?」「半車人有多,你回大澳?上車站一會就有位坐。」
久聞大嶼山巴士司機的駕駛技術,終於能夠親身體會他們如何在嶼南道風馳電掣,轉彎也絕不收油,路段高低起伏,偶爾還感受到離心力。下車時帶着一片暈眩,而我第一眼看見的大澳,是一片叫人更加暈眩的人海。
我們跟着人潮緩緩步入永安街,叫賣聲在耳邊此起彼落。「係咪遊船河呀?」「十蚊一份,靚女想買咩?」
家住在棚屋
「我們算是住在市中心,因為是必經之路,出完街朋友都會先送我回家。」美燕的家就在大澳涌行人橋的另一邊,大橋是昔日的橫水渡地標。過橋後,人潮往前,美燕則帶我轉左往棚屋。穿過四五個鄰居的棚頭,看見棗紅色地板,就到了美燕的家。「阿媽,我回來了,有東西吃嗎?」就像一個剛回家的小孩一樣。桌上放了一個鐵鍋,媽媽已煮好「淡菜皮蛋粥」。淡菜即青口,外形似蠔豉,媽媽說是用柴火煲的。這碗淡菜粥,是我吃過最有風味的一碗。
棚頭是居民的飯廳、廚房及廁所,媽媽正在切魚,洗乾淨後放在露台上的大藤籃曬乾。「鄰居親戚打魚後有剩送給我的,曬魚要好多工夫。以前落石灘可以打到更多蠔仔,煲粥更鮮甜,不過去年已經打不到。」媽媽說。美燕懷疑,興建港珠澳大橋污染了海水。
吃過粥,美燕帶我參觀棚屋。客廳的地板,有一塊活板門,打開會看見海水。門下有乾坤,藏了一個大籠,以前漁民都會在籠內養雞或養豬。「不過,禽流感之後,不能再養。」美燕惋惜道。
冰箱內的「東莞紙牌」
棚尾是客廳和睡房,上一層就能通往天棚,居民會在天棚曬鹹魚或晾衫。「小時候我很頑皮,會與朋友在天棚躡手躡腳地奔跑,從第一間屋走到最後一間屋。」日落時,她就跑到最近海邊那間屋,走出棚頭,欣賞日落美景。
美燕帶我步往海邊,找到「細妹」婆婆,她的名字就叫「陳細妹」。細妹見到美燕,眉開眼笑,捉着她聊天。「以前我們會玩『東莞牌』,我贏過她千多元呢!」細妹得戚地笑。我請她與美燕玩一鋪,讓我開眼界。細妹打開一個沒電的雪櫃,從裏面掏了一副新簇簇的紙牌出來。
細妹談到新一代孩子都不會玩「東莞牌」,不免惋惜。美燕安慰她說:「他們現在都玩電腦。」細妹說:「現在都一家還一家了。」
「平常我回來都躲在家裏,朋友到訪,我才會帶他們出外遊覽。」美燕帶着我往人潮方向走,兩旁有串燒檔和澳門手信,拐右經過古廟往吉慶街,就是著名的炭燒雞蛋仔和沙翁餅店。「我不明白為何香港人來到大澳,還要排隊食雞蛋仔,這根本不是大澳的產物。」
舌頭上的記憶
農曆新年探訪美燕時,我嘗過美燕媽媽親手做的芋頭糕與馬蹄糕,還有驚為天人的蓮子花膠雞蛋糖水。她媽媽用上八百元一斤的花膠,還表示只是「粗粗地」用來煲糖水。
住在大嶼山的人,通常稱市區為香港,市區的人是外人、香港人。「小學的畢業旅行是去海洋公園或荔園,叫做去香港威吓。」美燕笑說。上世紀七十年代,漁民曬鹹魚、做蝦醬已經賺不少錢。「以前大澳出產鹹魚去西環,現在則從西環入貨再曬,多數是來自孟加拉的魚,自家打撈到的通常不會賣。」
當年的大澳住上二萬多人,直至八九十年代還有不少漁船,不過美燕的爸爸很早就轉職到大澳醫院做打雜。美燕記得自己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家中兼營士多,她要幫忙去大街入貨,還要看舖。「端午節有龍船會好熱鬧,汽水就最好賣。」
城市建設未必那麼美好
1989年中五畢業後,美燕去香港的工廠工作。「在大澳長大的人都想搬出市區,怎會不習慣?讀中學時已經想去見識外面的世界。」抱着無限憧憬出城,卻換來幻想破滅的印象─「原來香港的人好奸,有許多渴求。」美燕說。「我們的父母一生困在大澳,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運作。爸爸還說女生不用讀太多書,哥哥姐姐出去打工都能夠養活自己。到我出外工作時才發現讀書原來好重要,否則只能做個低級文員。」
穿過新基大橋,我們看到北山,不少大澳人的祖先山墳都在山上。本是一片青葱的山頭,山腰卻出現一個礙眼的「工」字形棧道,因為政府打算興建纜車,從昂坪通往大澳,她是少數發聲反對的居民。「先別說山墳風水會受破壞,到時要興建纜車站及廣場,一定會破壞山腳一帶的紅樹林。」她表示,以目前的遊客量計,大澳已經難以承載更多遊客,而政府以修葺斜坡為藉口動工,其實同時為興建纜車站進行前期工程。
大澳社區老化,老一輩就算反對,都不會出聲,年輕一輩又在外面打工。部分人甚至認為反對的人「多事」,美燕引述他們的說法:「沒有發展,大澳交通會像今日這般方便嗎?」
「我記得小時候見到不少外國人專程來大澳,他們會主動與老人家聊天,觀察他們織魚網。他們是想了解大澳的民生和文化,不像香港人只是來找好吃的食物。」
唔分「豬肉」得唔得?
發展局在2009年舉辦「活化大澳設計比賽」,透過參賽項目,提出復興鹽田,當時已被關注組織質疑,項目落實其實會破壞鷺鳥林的生態。假如政府認真看待保育,當年為何在鹽田舊址興建公屋及居屋?「當年興建龍田邨,是想將棚屋居民搬上樓,卻沒有問過居民是否願意。」
2000年,大澳發生大火,近百間棚屋燒毀。之後有人選擇上樓,也有人情願自費數十萬元重建,希望保留棚屋牌,安心養老。美燕說,自己年老也會選擇住在棚屋。
她的同屆同學,在香港置業,生兒育女,只是過年時才返大澳一次探親戚。美燕加入「守護大嶼聯盟」之後,了解到大嶼山正朝驚人的方向發展,她形容整場規劃像「太公分豬肉」。她慶幸認識到不少來自香港(而不是大澳)的同路人,同時也讓她感慨:「為什麼外人反而更關心我的家鄉?為什麼我們一直沒有關心如何保留大澳的文化?」
尋尋覓覓回到水鄉
與美燕不同,Benny自小在大埔長大。家人知道Benny要出世,決定搬出市區。當時是1987年,政府正在宣傳新市鎮,不少搬出市區的大澳人都聚居於屯門、沙田和大埔。「嚴格來說,我應該是大埔人,以及半個大澳人。」Benny形容小時候回大澳似「返鄉下」,兩個小時交通,他只覺得鹹魚蝦醬味很臭。直到2012年,因為想開環保時裝店,才想起大澳的祖屋。兜兜轉轉,又回到這裏。
我係「成記」個孫
「我係『成記』個孫!」這一句話,為Benny重回大澳帶來許多便利。當年全大澳最大的酒樓就是「成記」,是他的太爺創辦的,輾轉幾代,年輕人紛紛離開大澳出外工作,成記酒樓成為絕唱。大澳像市區的舊區,鄰里之間講究人情味、均真、公道。「不是錢銀上的均真,而是一種信任,相信我幫你時你會幫我。最初回大澳租屋時,老一輩的業主聽到我是『成記』個孫,就好放心。」
大澳八成居民都是老人家,見到年輕人回來,就覺得高興,覺得可以發展新事物。「老一輩一聽到發展就覺得一定好。一來他們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二來發展可以留給下一代更多財產。老人家一輩子都在大澳生活,只看見外面的便利,就認為大澳多年沒有發展是一種倒退。可是,我們在市區長大的人,看見外面的壞處,反倒希望保留大澳的好處。」Benny說。
在市區居住二十多年才回到大澳,過着前舖後居的生活,Benny十分適應。事實上,他連智能手機都沒有。他的理念反映在品牌標誌,人類相對地球只是微小的一點。「要住在大澳就要放下市區的心態,最起碼不會期望一個地方廿四小時都有餐廳侍候。」
大澳是一個「國家」
選擇回到大澳開店,也是因為這裏的自然環境,能夠配合他的環保時裝理念。品牌的衣物、背包到鞋子,多由泰國北部和尼泊爾村民用傳統方法編織而成,而且染料來自天然植物。店內的部分收入,還會用作助養當地兒童。
採訪Benny當日是平日,比起周末寧靜得多。Benny認為假日的大澳並非原貌,只是一個墟市。在Benny眼中,大澳是一個「國家」:一個曾經自給自足的地方,產品可以「出口」到市區。大澳的原貌由棚屋組成,那裏盛載了居民的生活模式。「假日前來的遊客,不太理會這些歷史,或者他們也沒有太多渠道了解。政府有多關心大澳?旅遊發展局宣傳大澳是『東方威尼斯』,威尼斯就是威尼斯,大澳沒有一處像威尼斯。」遊客通常去到吉慶街盡頭就會回頭,Benny鼓勵大家繼續向前走,走入新基橋,走入棚屋區。
花徑不曾緣客掃
聽Benny的話,走進二涌、三涌的棚屋區,找到三盞燈茶座。一間白色的棚屋,設計富有中式古典味,加上三盞大紅燈,就在大涌旁邊。由於二涌、三涌是民居,茶座卻在棚屋區的正中間,要經過民居才能前往,雖然棚屋的走廊位於公眾地方,但是有居民依然會在走廊貼上「私人住宅」的告示。我與攝記也曾被攔下,好聲好氣請求之後才被放行。
去到三盞燈,迎來了熱情的招呼。店主Julia會邀請每個客人上去二樓的露台俯瞰大澳景色,有時還會為「打躉」看日落的食客,私人送上一壺熱花茶。今年八十六歲的黃老太,是Julia的媽媽,最愛與客人打牙骱。她在三十七歲時因為丈夫離世,帶同老爺奶奶以及九個子女離開傷心地。一個人,照顧十一個人,活脫脫是個女超人。寡言但務實的四哥,繼承了媽媽「捱得」的性格,親力親為用上十年時間翻新祖屋,成為今日的地標式茶座。
三盞燈為迷航的人指路
七妹Julia一直希望在背山面海的地方開一間咖啡室。一年多前與丈夫從歐洲回大澳度假,在四哥這間棚屋借住時,好客的Julia會為經過的遊客沖一杯免費的咖啡。「為何你不開一間茶座呢?」一言驚醒夢中人,Julia這才發現自己已身處夢想中的咖啡室。
年輕的Julia,總是嫌棄大澳髒亂,今日卻熱情地向客人介紹大澳的美麗。「每次有船經過大涌,我都會向船上的遊客揮手問候,希望為他們留下一個大澳的好印象。」故事當然未完結,一個來自美國的遊客,因為Julia的揮手,離開美國再度回港時,特意登門拜訪。他在茶座坐了一整天,欣賞夕陽徐徐隱沒在棚屋之間。原本只需一百八十元的帳單,他堅持要付五百元,叫Julia回想時還是哭笑不得。
店名所以叫三盞燈,是因為燈塔能夠為迷途的漁民引路。Julia在店內設立起一個夢想角落,邀請客人寫下自己的夢想,貼在捕夢網上。「千金難買少年窮,我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在大澳得到力量,像我一樣追到自己的夢想。」
大澳簡介
早於宋朝,大澳已有人聚居,大部分人來自深圳、東莞、寶安一帶。清朝實施門戶大開政策之時,澳門是重要的貿易站,位於珠江口的大澳連帶興旺。二次大戰時,日軍佔領廣州,水路成為香港與大陸的唯一交通,大澳成為兩地樞紐。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由於大陸生活艱難,不少人從大陸前往大澳生活。漁業及鹽業,曾經是大澳的重要行業,全盛時期有近三萬人居住,大小漁船共五百多艘,現今只有一千多人居住。
農禪合一捨繁華取清淨
大嶼山其中一個地標,是寶蓮寺的天壇大佛,但是大嶼山最古老的佛教修行禪林,位於鹿湖一帶、距離大澳十五分鐘巴士車程的地方。下車後,沿着山路步行,見到一座又一座隱沒在山林的靜室,才醒覺已踏足這個早在清光緒年間已有記載的修道場。
謝世傑曾在大澳做過六年社工,因為關注骨灰龕場而與山上的道場結緣。採訪前,他特意為我們上山走一趟,逐間禪舍詢問,最後在竹園找到願意接受訪問的妙芬法師。
栽種炊事 都是修行
到達竹園時,大閘鎖上,世傑在閘外喊了幾聲,見法師未有回應,先進園探路。原來法師正在廚房煮午餐。「我5點多就做早課,吃過早餐就會打理花園。10點多就煮午飯。」法師說。
八十七歲的妙芬法師,說話依然中氣十足。法師笑指自己四十年前已經在山上「行來行去」,砍柴,除草,幹無數粗活。「當年大陸解放,許多人走難,來到大澳,都會投靠寺院。」他們為佛堂開荒、耕種、做工,換來兩餐溫飽及住宿,有些道場甚至出現過百人聚居的盛況。竹園舍內有一大片田,舍外及巴士車路旁都有田地,以前靠種芋頭、花生和蔬菜,養活全舍三十多人。
在山上生活是農禪制度,種植、割草、炊事、打井水,通通都是修行過程。佛堂內,左邊是祖先堂,用來祭祀各師叔公及其家人,右邊是飯廳,中間相隔一條通向廚房的露天走廊。廚房有一個碩大無比的鐵鑊,足夠煮三十人的飯菜。妙芬法師現時只用一隻小小的瓦鍋煮食。佛堂樓底甚高,二樓是以前一眾法師就寢的地方。閣樓兩邊各有樓梯上落,每邊大約有十五個牀位,今天牀位依舊,但多數形同虛設,到了晚上,只有妙芬法師一人仍然睡在同一個角落。
法師當年之所以聚居在鹿湖,因為距離大澳只消一兩小時路程,落山補給尚算方便。部分院舍在大澳擁有田地,甚至會聘請大澳居民為他們種禾以及收割大米。當時的山路都是泥路,並不好走,大澳獨有的「抬山兜」亦由此起。不少婦女都是靠「抬山兜」上山,幫補家計。「竹園是中間站,師傅慈悲,在門外設置石桌石椅,每天早上搬出青瓦茶缸,好讓她們歇歇腳。」
為了發展 無所不為
修行人選擇在山上避靜,有時卻總避不開世俗的煩擾。
由於不同寺院的法師年事已高,加上業權文件不清晰,有財團看準時機購下其中一個寺院延慶寺,準備大展拳腳將整個山頭的道場都變成骨灰龕場。謝世傑表示財團進佔方法有三:霸、??、買。
由於山上比丘尼(女眾)居多,試過有赤裸上身的男性故意在山上游走,路上又突然給人放了骸骨,散佈使人不安的氣氛。妙芬法師也曾受過騷擾,有人在歇腳椅旁掘地,表示要進行藏電線工程。「藏電線用不着掘地,走坑渠都可以。我喝問他們,知道自己在掘些什麼地方嗎?這可是通往寶蓮寺的古道!」妙芬法師說。
遠離人煙 花木幽深
鹿湖的清淨氛圍,的確不是一般信眾參拜的寺廟可比。離開車路十分鐘左右,已經聽不到來自人為的嘈音。舉目所見,青山綠樹,鼻尖傳來泥草清香。到了覺修禪院,只覺花木幽深,恍如世外桃源。
這樣一個好地方,不為人所知,可惜嗎?「鹿湖需要有規劃的深度遊,有限度、有秩序地限制人流。我們想讓更多人了解歷史,同時保留宗教的氛圍,推廣禪修活動,而不是以嗌咪式導賞來吸引遊客。」謝世傑說。
四十多歲結下佛緣,妙芬法師卻在六十三歲才能真正停下俗務。「以前要工作賺錢,一直都是做製衣。六十多歲是時候退休,打算一兩年後就剛剛好(預備身後事)。」不料活到今天八十七歲,依然神清氣爽。
法師平日都是獨自生活,間中會有善信或親友前來探訪,每次都帶來不少食物。法師送我們離開時,堅持要給我們一人一個橙、一個桔、一個蘋果。「難得有緣,蘋果保你平平安安。」由佛堂走到閘門短短十數秒路程,法師三番四次停下,一邊為剛才的對話補遺。她說,山上有法會,有她最愛的唱大戲。「我喜愛熱鬧。」聽罷叫人失笑。她說:「在這裏淋花,也很熱鬧啊!」
家庭式小店見證梅窩六十年
梅窩原來有棚屋,我是在麥生記食下午茶時才知道的。
餐廳的牆壁掛滿梅窩的老照片。繼承家族餐廳的阿裕說,希望食客能夠在菠蘿油與西多士以外,認識梅窩多一點。麥生記在1954年創辦,超過六十年歷史,原址位於棚屋未拆之前的市集涌口街附近,棚屋被剷平後才搬到現址。棚屋被拆,以前那個在榕樹頭旁邊的市集,亦變得冷清。
談到梅窩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棚屋,阿裕說當年棚屋的居住環境惡劣,更試過因大腸桿菌超標而要封鎖整個沙灘。不過,他仍然覺得棚屋應該保留。「可惜是一定的,假如當年科技進步一點,是否可以保留到現在呢?」
有好吃的食物 就有人氣
近年梅窩工程增加,餐廳的主要顧客為建築工人。不過,到了假日,遊客數量近年漸有復蘇之勢。「市區沒有地方好去,近年大家愛行山,遊客反而增加了。」阿裕說。餐廳內多為熟客,有自成一國聊天的街坊,有預備開工的郵差隊,大家與夥記有講有笑。
阿裕一直在梅窩長大,小時候已經要到餐廳幫忙,還要踩單車買貨。長大後到市區工作,從事旅遊業,但是依然住在梅窩。梅窩聘請員工不容易,洗碗工市價要一萬五千元。年輕人都選擇到市區工作,本來願意做厭惡工作、年紀較大的員工,又到了退休年齡。2013年,餐廳出現人手荒,六十年歷史的餐廳,面臨是否繼續經營的決定。阿裕是長子,只有他能決定餐廳的絕續存亡。他決定回家掌舵。
做生意 都要「唞氣」
餐廳早上6點開門,下午4點收工。「外面的餐廳由朝開到晚,一蚊都要賺到盡,我們舊一派的人不會這樣做生意。」的確,整條街的店舖,不是收早就是只開夜市。
與許多年輕人一樣,阿裕喜歡梅窩的自然環境,但他也知道早在殖民地時代已經有財團收地,政府的東大嶼都會發展計劃勢在必行,梅窩是其中一個重要交通接駁點,區內還有剛落成七百戶的居屋。
「發展有兩面,做生意當然好,落成居屋後,人口多不用只做遊客生意。」從棚屋搬來,一家人下舖上居四十年,屬家族自置物業,即使發展後,整體舖租趨升,對他們而言,影響不大。
「不過居住環境就一定沒有以前那麼好了,人多車又多。現在的假日已經很難找地方吃飯,本地人一定不會習慣。」因為發展勢頭十分熱烈,沉寂多時的梅窩,一下子要面臨急速發展的陣痛,許多居民不知如何是好。「住慣梅窩,住不了市區,十個梅窩人,九個都不喜歡嘈吵,留得在梅窩,都是因為喜歡這裏的環境。」阿裕說。
個性是一個地方的靈氣
有一次我在另一食店聽見食客在高談闊論,批評車輛不准進入舊村的限制。那人說:「有屋的地方,就應該有路有車可到,單車都會撞倒人,有路才可以解決塞車問題。從碼頭要步行半小時才到白銀鄉,回來探父母都麻煩啦。」
旁邊的食客,紛紛附和着他。沒有人提出,多路就會多車,多車就會塞車,塞車就有嘈音,污染隨之而來,清靜隨之消失。
今時今日的香港,政治取向和價值取向分明,非黑即白,在梅窩亦然。「未必每個梅窩人都想發展,但是不支持,就會被視為反對,反對就會被視為外來人。」阿裕曾經在雨傘運動時到訪金鐘,發現一家人不同世代的政治取態南轅北轍,就像梅窩居民對發展議題的取態一樣。
在阿裕心目中,發展二字並非等同政府的鴻圖大計。「與其用『發展』這個詞,不如說成是『改善社區』。」他說,本地人都從心底裏明白,現有的設施不足以應付多七百戶居屋人口,目前無論是船期、巴士班次還是泊車位,都與二十年前一樣。「支持發展的什麼聯盟,十個有九個都答不出梅窩有什麼特色。起單車徑可以,但是其他天馬行空的想法就可免則免了。遊客來到梅窩就是想踩單車,看看花花草草。把梅窩弄得與市區一模一樣,誰要來?」
梅窩簡介
梅窩原為漁村,與大澳相似,早於宋朝已有人聚居,近岸有不少棚屋及漁船聚集,高峰時有兩萬人居住。梅窩起初只有來往長洲的渡輪,是唯一前往大嶼南、寶蓮寺及大澳的陸路交通點。梅窩鄉事委員會早年與港英政府商討發展大計,決定清拆棚屋,把漁民安置至銀灣邨。1997年青嶼幹線及青馬大橋落成,1998年港鐵東涌線通車,東涌取代梅窩成為前往寶蓮寺及大澳的交通樞紐;梅窩的度假屋、食肆以及售賣旅遊紀念品的店舖,備受衝擊。目前有二千多人在梅窩居住。
外國人的小鎮風情看見「你好」看見「垃圾」
喜歡梅窩的,不止梅窩人,還有一眾「鬼佬」。外國人總有「遠東」情意結,Paul也不例外。因為好奇,他在1989年北京天安門事件後來到香港,當時覺得香港很美好。「未曾見過這麼多人的地方,覺得香港很有活力。」
90年再度訪港,知道中英商討移交主權時,他決定見證這個歷史時刻。Paul在蘇格蘭出生,本來已入籍澳洲,卻選擇放棄澳籍,移居香港。初來港三年,他在灣仔一間酒吧做經理,住過鰂魚涌和北角。93年的冬天,放假來到梅窩,讓他回想起蘇格蘭的冬天。"It was welcoming"他說。結果他搬來一住就是二十四年。
異鄉人成了老街坊
Paul在街上常常與不同街坊打招呼,講得最好的廣東話就是「你好」。「我可是看着一些小朋友長大啊。」他的家在鹿地塘村,從市中心的銀礦灣路步行十五分鐘就到。「踩單車的話,十分鐘就去到碼頭,有朋友來訪我才駕車出來迎接。」駛進入村的泥路,不時有泥頭車及工程車出入,道路兩旁堆滿廢棄車及建築材料。Paul指着說:「垃圾。」這是他第二句講得最好的廣東話。
Paul的村屋位於村尾,卻是車路入去的第一間。迎面而來是一間蛋黃色的外牆,靛藍色鐵閘,前園泊車,後園就是露天沙發座。「天氣好的日子,我最愛坐着,曬太陽,喝咖啡。」Paul說。
這幢村屋是Paul在梅窩的第三個物業,另外兩個在梅窩碼頭,是他最初搬來時的居所。當年的Paul曾經是這裏的酒吧老闆,酒吧就在碼頭的超級市場位置。當年因為興建新機場,政府以一年簽證聘請許多英國工人來港工作,大部分人都選擇在梅窩落腳。「一來近機場,二來這裏有英國小鎮的風味。」Paul 說。
工人都是年輕男士,收工總愛喝上幾杯啤酒,是酒吧的黃金時期。隨着機場起好,顧客由外國工人換成飛機師,雖然消費得起,卻因為工作關係不太喝酒,Paul的酒吧逐漸轉型,亦由兩間變成一間。
孩子的天空很廣闊
酒吧工作繁忙,年輕的Paul又想為事業打拚,曾經日做十六小時,當然選擇住在碼頭附近。「隨時可以回家休息,又方便出入。」當時的北角租金要八千元,但是梅窩租金只需二千五百元。
九年前,Paul與任職機艙服務員的印尼籍太太領養了兒子Ace,太太為此辭掉了工作,Paul亦改為日間工作。兩人選擇搬進現時的村屋。「我自小在村莊長大,我相信大自然的環境有利孩子成長,希望仔仔可以有更大的生活空間。」一家人的周末活動,通常是去海灘游泳或者露營。最近兩父子連同村內其他小朋友,一起搭建了一間樹屋,「希望多個地方讓附近的小朋友玩耍」。
「近年愈來愈多外國人搬進這條村,我家附近有五六間新屋,都是租給外國人的。」
Ace就讀的梅窩學校距家只有十五分鐘路程,Paul與太太決定讓Ace留在梅窩讀書。學校有一百四十個學生,三成是非本地生,儼如一間國際村校。「Ace能說廣東話、普通話、英文和印尼話。他能掌握好語言,將來找什麼工作也可以派上用場。」
民生的重點是生活品質
不少本地人認為外國人麻煩,Paul表示明白居民的心態。「本地人多數從事建築工程行業,或者有地在手,當然希望發展。外國人只在此停留三至五年,又想引入另一套生活方式,帶來改變之後自己又先回老家,難怪本地人會覺得無奈。」Paul坦言自己從沒參與任何社區組織,但是也曾關注過社區發展,出席政府的諮詢會。「本地居民一直為他們的傳統而自豪,我們不需要一個歐陸式海濱。我不想要高樓大廈,但是想要診所和學校。政府有自己的盤算,覺得公眾意見只會拖慢發展。」由1996年至2007年,Paul都是諮詢會常客,但是面對政府一成不變的態度,他只覺得浪費時間。「政府根本沒有打算聆聽居民意見,那些發展大計,從來沒有關注過民生。」
Paul帶我們走上天台,他的家正正對着差不多完工的居屋。「我一直為這幾幢居屋拍照,記錄這裏的轉變。」就像許多其他居民一樣,Paul也有矛盾的時候。他深明梅窩目前的配套不足以支撐更多人口,但是添加配套,梅窩就會失去這種村莊的風味。「我認為港鐵會在二十年後駛進梅窩,到時候我還健在的話,也只能繼續在此居住。香港還有什麼地方可退?」
我們都有「小農」情意結
沿着主要河道銀河,步行至三河匯合的位置,距離梅窩街市十分鐘路程,就是Annie的菜園。入田之前有幾幢舊石屋,Annie說:「我們以前的村就在三流匯合之處,又叫橋頭村,全村不出二十戶人。」Annie的爸爸在解放前走難來港,相比起許多滿清年代已經定居梅窩的原居民,Annie一家只是後來者。
上世紀八十年代因為修改河道需要拆村,Annie一家是留守到最後的六戶人之一,最後還是要接受上公屋的安排,父母留在梅窩的銀灣邨居住,她與哥哥就搬出香港仔。回歸前,因為照顧雙親而搬入梅窩暫住,住下來卻不捨得走。「在外面打過工,明白一切都是適應,當年不愁冇工做,就決定搬回來。」
土地的禮物
本來可以輕鬆地打份工,但是Annie有份情意結。自小在田裏長大,看見爸爸一把年紀仍堅持落田,Annie與哥哥也加入幫忙。因為懂得英文,加上當年大量外國人於梅窩工作,造就Annie的生計。「知道外國人想要什麼,我就種什麼。由園藝開始,之後又種香草賣給餐廳,未聽過的沙律菜都要嘗試種。」
「我們只是想過生活。」Annie說。
Annie帶我們走向另一塊田,那是好朋友文文的有機農場。文文住在逸東邨,有朋友讓文文以低價租用農地,文文才得以再嘗耕田樂。從泰國來港三十年,文文以前在泰北地區當農夫,來港後曾開設泰國餐館。「年紀大,拋不了鑊。現在可以重新做農夫,我不知幾開心。」每天從東涌坐巴士來回,車費盛惠二十一元。「我來回機場只是七元而已,假期到梅窩,來回要三十元呢。」
一個人打理一個農場,注定蝕錢,但是文文情願為Annie打散工賺外快,也繼續耕種。「我每日想吃什麼菜就摘什麼菜,有時收成夠多,就會去東涌港鐵站開檔。」在我們為文文拍照時,Annie悄悄地說:「她是泰國人,講流利泰文,在機場要找一份工有多難?一天總有幾百元收入。做農夫是一種情意結。」
搵到熟悉 搵到兩餐 搵到空氣
言談之間,Annie一直強調今時今日種田賺不了錢。了解過後,相信她是指「付出與收入不相稱」。要取得有機認證的難度很高,由買種子到起棚都有規限,要做有機菜就難免「妹仔大過主人婆」,Annie與哥哥索性改以「本地菜」為賣點。番薯、菜心、芥蘭、蘿蔔、沙律菜……按時令種植,盡量採用天然方法施肥。
幫襯的街坊都是熟客居多,一個街市服務整個社區合共二千多人,生意淡靜。有時為了做多一點生意,Annie會等到地盤工人6點收工後來買菜,之後才收檔。新居屋落成本來應該為街市帶來人口和利潤,但是Annie反而憂心忡忡。「假如領展因為見到有利可圖,收購街市,到時月租又怎會維持千多元?東涌的富東街市由領展管理,一個檔位要二三萬元,怎輪到我這等小商戶開舖?」
新落成的居屋呎價五千至六千元,傳媒紛紛以「筍盤」和「上車盤」來形容。但是對於一個梅窩人而言,這個價錢一點也不「筍」。Annie說:「不過梅窩是一個完美的社區,二千人的地方,有齊社區設施,步行或單車可到。我不會苛求,在一個熟悉的地方,可以搵到兩餐,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我就心滿意足了。」
土地「都會化」
這是一個發達大計。
機場、港珠澳、東大嶼都會、人工島、中國機遇、國際樞紐、未來城市、新港島、新中環……
如果要為整個大嶼山起一個樓盤名字,只能叫做:「發達」。
發展等如發達,成了不辯自明的唯一邏輯。
發展和發達以外,我們還能聽到其他聲音嗎?
新市鎮新得只剩下商場和睡覺
Jackie與許多人一樣,當初搬入東涌,是因為樓價較低,空間較大。「六年前因為結婚需要置業,當時的東涌環境還比較好。」Jackie在筲箕灣長大,我很好奇一個住慣有街道有街舖的人,如何習慣在商場與天橋的地方生活。「原來要在東涌住下來,才發現到這個社區的問題。」
有樓可睡 無處可逛
Jackie住在映灣園,位於東涌的東面,這邊基本上是私人屋苑。東涌站有接駁巴士,十分鐘就可以回家。由東涌返家這條路,只有車路和屋苑,放眼只見一排一排的屏風樓。唯一的人羣,只出現在巴士站。自成一「角」是Jackie經常掛在口邊的形容詞。
「有時落樓行街真的無處可去。東薈城重建後,沒有戲院,沒有大食代,商場只供遊客購物。」Jackie說。不過,業主想申請在私人屋苑舉行活動也不容易,以往映灣園一個月有一次墟市,行人天橋劃成一格格,供人擺賣,漂書和賣菜都有。可是這個唯一的墟市,現在已改為一季一次。
Jackie曾經為朱凱廸做義工,在東涌助選。屋邨範圍屬於房屋署或領展,非建制派申請使用總是困難重重。助選團曾經在私人屋苑及富東邨擺檔,但感覺有如對着空氣自說自話。「一來街上真的很少人,二來居民好似不太熱中政治。逸東邨的居民反而更願意落街,區內人氣較旺。」
社區割裂 有功能無連結
東涌雖然大,但是空間被政府的規劃割裂,每個地方的確有其功能,但未必符合居民需要。學校被圍在這一角落,幾個公園堆在一起,放在東面的另一角落,就連新興建的迎東邨好像也要故意離開私樓,離羣地獨處一角。
在Jackie眼中,私人屋苑總有一羣支持民主的人,期待一個更有凝聚力的社區。「但是他們不會落手做,他們着緊的是,搞大件事會否損害到自己的利益。」想要凝聚社區力量,除了要跨過領展、私人發展商、區議會這幾座大山之外,還要喚醒居民。「住在私人屋苑的人,好像沒有思考過如何參與社區。或者對許多居民而言,這裏只是一個放工回家的地方。
「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要搵食,要揹起頭家,承擔不起更勇武的抗爭,尤其是那些有機會被拘捕的行動。我的底線只是遊行集會。」
長實樓盤銷售一空,連接尖沙咀與中環的巴士線就取消了,一眾業主的反應居然是不吭一聲。「大家都不敢抗爭,怕搞大件事會令樓價下跌。」東涌樓價在過去六年,升了六成。Jackie住所樓下的車位,由四十萬升到八十萬。樓價比許多事情都重要。
樓價上升就是一切
政府要發展東大嶼都會,東涌人口計劃由十二萬增至三十三萬。當年政府以為在赤鱲角起機場,東涌的居民就會提供勞動力。事實證明,機場的工種有限,區內工作機會以零售業、飲食業、旅途業為主,大多數東涌人不得不跨區工作。東涌打工仔每天迫港鐵上班下班,人頭湧湧,青嶼幹線汽車亦愈來愈多,還要安放多二十一萬人口,Jackie認為是天方夜譚。
Jackie認為東涌規劃不足,引發社區問題,他表明反對興建港珠澳大橋和興建人工島。「但是有人真的只在乎樓價是否上升。」Jackie希望連結更多人,從社區工作入手。不過,他坦言信心不大,因為現時的政府漠視民意,無論市民做什麼,都難以迫使政府作出回應。
東涌簡介
東涌原稱東西涌,首見於明朝萬曆年間的古籍。由於要發展東涌新市鎮,政府於1995年向馬灣村村民收地,興建區內最大屋邨逸東邨。1998年,港鐵東涌線正式通車。2006年,昂坪纜車站啟用,東涌成為大嶼山重要的交通樞紐。今天的馬灣涌村,即昔日的東涌舊墟,一直保留着漁村風貌,海邊建有棚屋,村內又有小舖販賣特產,有「小大澳」之稱。東涌目前約有十二萬人居住。
發展規劃圖
航空城
? 增設購物、餐飲與酒店設施
? 增設會議旅遊(MICE)設施
? 興建遊艇停泊處
? 新增國際級的溜冰場
東涌
? 興建北大嶼山新巿鎮,以容納約33萬人口
? 東涌谷河兩邊的區域劃作低密度私人住宅
? 興建河岸暨生物多樣化公園
? 增設東涌自然歷史步行區
大澳
? 發展武術、太極等動態靈修活動中心
? 增設鄉郊生活體驗、設立民宿
? 興建觀賞日落景色的露天劇場
? 昂坪360纜車延伸至大澳
二澳
? 興建體驗農場,舉辦收割、農田野餐等體驗活動
分流
? 探索露營地點,舉辦外展活動增設行山徑
禪林保育區
? 發展鹿湖羗山禪林之旅
水口
? 引入滑翔傘活動
? 興建動物園、動物農莊
? 增設探索露營地點
? 延伸單車徑與登山徑網絡
索罟羣島
? 興建水療及休閒度假村
長沙
? 興建水療及休閒度假村
? 增設婚禮中心
? 發展攀石設施等極限運動場
貝澳 / 芝麻灣
? 興建滑浪風帆、獨木舟等水上活動中心
? 引入滑翔傘活動
? 發展攀石、滑板運動場等極限運動場地
? 興建Wibit水上樂園
梅窩
? 建議發展空中飛人滑翔之旅、山坡滑梯、漆彈射擊等戶外探險樂園
? 增設Wibit水上樂園、衝浪板樂園
? 興建大嶼山歷史博物館
? 引入電動平衡車Segway
東大嶼都會
? 設從交椅洲到喜靈洲避風塘一帶進行填海,成為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容納約40-70萬人口
? 在喜靈洲發展近水休閒生活區、地區性的零售及社區設施
? 興建新道路令東大嶼都會經梅窩連接至大嶼山北岸, 貫通新界西北,建立都會區環型道路走廊;再通過港珠澳大橋、連接深圳及珠三角地區,以至廣東西部
陰澳
? 設立主題式休閒及娛樂區
? 增設角色扮演的職業教育場館、培訓中心或教育設施
? 青少年室內滑浪場、4D電影院、室內跳傘iFly等室內探險樂園
? 興建遊艇停泊處
大/小蠔灣
? 創立新的生態旅遊熱點,如地標式植物園
? 興建生態旅遊中心
? 舉辦生態靜修活動
大東山
? 增設觀景、觀星及露營設施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
? 增設推廣場地、零售、餐飲、休閒、娛樂等設施
? 商業辦公室及備有會議/多用途設施的商務酒店
(資料來源:守護大嶼聯盟)
大地主眼中的鴻圖偉略
土地除了建房子、大展鴻圖、變成大都會之外,究竟還有沒有其他用途?
梅窩有一幢歷史悠久的袁氏大宅,經歷過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當年的國民黨軍人袁華照曾於梅窩抵抗日軍。抗戰勝利後,國共內戰,袁華照帶同子孫定居梅窩,買下二百萬呎土地,栽種荔枝、番石榴和甘蔗等。袁氏在梅窩可謂無人不曉,第三代繼承人袁哲之今年六十七歲,依然看守着大宅,以及其他袁氏土地。他很喜歡自己的土地,也很喜歡大嶼山的發展大計。
別看袁哲之頂着一個大肚子,年輕時他是學界四百米及八百米跑冠軍,曾被招攬入南華會。二十一歲時,因為爺爺去世,才返梅窩接手家族事務。袁哲之說,自己曾應遠東銀行創辦人邱德根邀請,擔任梅窩分行的經理長達八年。袁哲之自1985年起擔任大嶼山南區區議員,一直做了差不多十年。
無懈可擊的發展大計
「興建泳池、市政大樓、銀灣邨搬遷等事情,我都有份。」袁氏是梅窩的大地主之一,我們在銀城酒家訪問,那酒家也是袁氏的生意。「1989年曾經一個月賺一百萬,但是之後三年,總共蝕過一千萬。人人都去大陸旅行,沒有人留港消費。」袁哲之隨手一指,旁邊新建居屋的用地也曾屬袁氏所有。「我配合政府發展,把土地拿出來興建居屋。」袁哲之表示,阿爺在鄉下增城都有過千畝土地,在梅窩有幾百畝土地不算是什麼一回事。
「港珠澳大橋在小蠔灣有出口,只要由小蠔灣開條隧道直達梅窩,五分鐘就到。機鐵亦可以設立小蠔灣支站,就似迪士尼一樣,集體運輸交通就最好。酒家旁邊的舊樓,今時今日仍然值六千元一呎。你說將來會值幾多錢一呎?」
在他眼中,政府的大嶼山發展計劃可謂無懈可擊。「梅窩加上東大嶼都會,起條隧道通往喜靈洲,再經交椅洲就到達堅尼地城。香港要增加土地就要移山填海,只得青嶼幹線一條路是死路一條。稍有差池,機場如何運作?豈不成為國際笑話?」
樂見五年後大變
他說,用不着五年,就可以見到梅窩有所轉變。梅窩的面積等如半個港島,基本設施齊備,而且土地平整。「港珠澳大橋通車,將來全國大都會應該是在香港。香港有人才、土地、科技、金融,由加工轉為服務行業,漁業農業到時就會被邊緣,差不多時間就會被淘汰。」我問,有不少人嚮往梅窩的寧靜,希望在此復耕農地,你覺得可行嗎?「我都有個有機農場,耕田沒有問題。只是我就算開放所有土地讓人種植,有心人不知有沒有十分之一。」
袁哲之自有一套生活哲學,優質生活像政府的宣傳口號:低密度、宜居、基本設施齊備。「長洲熱鬧,但是空氣不及梅窩好。梅窩有大嶼山阻擋珠江口的廢氣,東涌反而首當其衝。」那麼,按照他的藍圖,梅窩十年會是什麼光景?「十年後,梅窩能夠有十萬人住就好,有車有隧道,不知幾旺。」人口多不是會影響優質生活嗎?「那很簡單,樓宇全做低密度,只要賣得貴,居屋都要貴,自然能夠限制人口,十萬人就是十萬人。那些環保人士常常關注我們,你話鋸一棵樹,朱凱廸即刻瞓喺棵樹度,一副『你鋸埋我啦』的姿態,在我看來都只是做戲。我在此生活六十多年,有什麼風浪未見過?」
袁哲之自豪地表示,自己的土地都是真金白銀買回來,所以什麼都敢講,訪問內容肯定叫人耳目一新。的確,袁哲之勝在坦白,明買明賣。「利益分得勻,就不會有人出聲。最緊要保留原居民同埋在這裏土生土長居民的權益。政府協調又好,賣大包又好,劃一條線,滿足到這羣人,幾時之後出世的人就不再有丁權。這也可行呀。」
梅窩最好 香港最大
袁哲之相信,將來全中國都要以香港為首。「你看張德江都要視察東大嶼計劃,就知道領導人、特首、行政會議都一樣,大家都暗中入貨,坐埋同一張枱。就算你讓我規劃,我都會預阿爺一份,不然怎樣『過會』呢?」
他家中放着一幅與增城市政協委員的團體合照;當年國共內戰,你死我亡,今天兩黨的後人,相逢一笑泯恩仇,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袁哲之的言論像狂風掃落葉一樣,頓了一頓,袁哲之才將聲量放輕:「訪問前,太太叫我別要說太多。」我問他既然喜歡發展,為何留着袁氏大宅不賣。他笑說:「慢慢賣,才是可持續發展。」轉個頭又聽到他與茶客聊天說:「太公的地怎會賣!」這幢逾八十年歷史,列入二級歷史建築物的梅窩袁氏大宅,近年日久失修,有倒塌之虞,袁哲之一直在媒體上公開要求政府資助維修,保育歷史。鄉土之情,固然要兼顧,但經濟掛帥,較不重要的,只好靠邊站。
如果這裏要發展我為什麼搬來?
「我不相信我還可以在這裏住上十年。」鍾慧沁說。
「再過兩年,我就四十五歲,人生的下半場應該如何走下去?」鍾慧沁在香港大學擔任「大體老師」捐贈計劃的項目主任,她相信這份工難以做到退休。「況且,在香港即使做到退休,也是不夠錢退休,我想趁自己有氣有力,完成最後一個夢想──開私房菜。」
這個夢,在香港難以實現,鍾慧沁打算移民台灣追夢。
她喜歡下廚,希望自己的私房菜,能夠在生產到本地食材的地方經營。未到台灣,先在香港試行,地點是梅窩。
「搬入梅窩之後,我選擇支持永續農耕的方法,反而較少強調有機。」早上有婆婆會擔菜出碼頭或市集擺賣,慧沁通常會幫襯她們。「我不會那麼天真,以為她們不會使用農藥。但我相信她們會相對安全使用農藥,因為種出來的菜她們自己都會食。」叫她最欣賞的,是老人家有能力享受生活的樂趣,自己能夠透過消費給予支持,何樂不為呢?
安貧樂道的生活方式被剝奪
既然梅窩都有本地生產,為何要千里迢迢去台灣呢?採訪當日,她預備三個餸,其中一道是雨來菇玉子卷。「以這道菜為例,我想用Free cage的雞蛋:香港只有進口貨,每隻盛惠港幣八元;台灣在地生產,每隻港幣一元。台灣還有本地的養菇場。」其他還未計香港的天價租金。成本,是經營私房菜的其中一個重要考慮。
「在香港,想過安貧樂道的生活,真的很難。」
慧沁近日正在準備申請文件,只要台灣那邊批准,完成香港大學剩餘的兩年合約就會離開。「你還會回來嗎?」我問。她搖搖頭說:「過到去都四十五歲,就算三五年之後實驗失敗,我都五十歲。到時回港怎會找到工作?如果返香港洗碗,我不如留在台灣洗?始終生活指數相對低。」
大自然滋潤了人的生命
慧沁在梅窩生活了十年,她說,當年想搬入梅窩,是因為自己從事生命教育的工作,教導學生有關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時,總會感到心虛。
結果,親近大自然,給她帶來不少改變。
搬進來的時候正值夏天,傍晚時分,慧沁就踩着單車回家。某日,路上遇到正在列隊往海灘乘涼的水牛。她停下單車,在一旁等待牠們過馬路。那一刻,其中一隻牛主動前來磨蹭,慧沁輕輕伸出手,水牛舔了她一下。「那一刻,我終於覺得自己與大自然連線了。」
那份觸動,讓慧沁明白要學習做一個善良的人。她自小在城市長大,以前常被媽媽批評不會順手關燈;現在她減少食肉之餘,也開始關心周圍的環境。
每次外出聚會,慧沁都要看船期表做人,朋友忍不住問:「為何不搬回市區?」她的想法是:「享受過這種環境,再也回不去了。」過年時,她買了一盆冬青果應節,放在露台,卻引來雀鳥啄食果實。「聽着雀仔在露台叫,那種開心,不是用錢買得到。」價值一百元的冬青果,一星期就被雀仔吃光,慧沁索性在樹枝末插上紅提子取代。揀飲擇食的鳥兒沒有被騙倒,只會偶爾光顧一粒。
「這些小片段,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鹽。」她說。
大嶼山不是有錢人的附庸
慧沁搬入梅窩居住後,幾次搬家,愈搬愈入,六年前在舊村安頓下來。由碼頭步行回家要半小時,踩單車的話則要十五分鐘。近年車輛駛入村路漸次增加,又想起那七百戶即將入伙的居屋,「真係已經好厭倦」。
「世界是要向前,但是,要發展,也要合理。就算交通再不方便,大家還是山長水遠入到梅窩住,為什麼呢?」政府提出要將梅窩變成「怡居小鎮」,其中一個計劃,就是拆掉海濱的大牌檔,變成愉景灣的海濱走廊。慧沁曾經親自去愉景灣感受過,她問:「第一,梅窩人怎會消費得起?第二,如果每個離島都一樣,我為何要住入梅窩?」
香港目前的處境讓不少人感到沮喪,因為政府就似一個Unstoppable force。「有人認為在議會拉布已經失去意義,反正大白象工程照樣動工。但是,假如拉布的代價只是多付一點議事成本,而能減慢發展的步伐,令大自然保留多幾年,讓某些弱勢社羣可以守持自己的生活多一會,這樣一計,是不是還是比較划算?」
早期反對發展的團體,其中一句口號是「大嶼山是香港人最後一個後花園」。慧沁並不同意。「如果一個地方只是一個花園,即是奢侈品。事實上,香港失去大嶼山這個綠洲的話,將來大家老去還會有地方可退嗎?」換言之,在她眼中,大嶼山不是富人專屬的奢侈品,而是所有人共同擁有的必需品。
為未來撒播種子
森林不能夠馬上誕生,但是你可以在這一刻種下第一株樹苗。
一座森林改變,由一棵樹開始;一棵樹改變,由一個人開始;一個人改變,由他的想法開始。
兩年前,「雨傘運動」爆發,香港首次出現以佔領方式爭取自主的大規模羣眾運動。那之後,「傘運」四散,但是,無可否認,回歸本土和社區,成為許多人一種默默耕耘的默契,其中一些有心人已經在各自的社區慢慢播下種子。
歸屬感由認識社區開始
「藝區生活」正打算在大嶼山學校推廣社區導賞。第一個計劃是「東涌漫遊」,採訪當日是他們第一次帶學生出團。參加的學生大多數讀中二,學生連同老師一共十人,六個導賞員都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活動開始前,團隊讓學生先繪畫一幅心目中的東涌地圖,同學們的地圖都離不開上學與回家的路線。從學校出發之後,第一站是東涌炮台。原來炮台就在逸東邨對面,住在附近的同學也不時在炮台附近的空園村校流連。即便如此,大部分同學都是第一次環着炮台行走一圈。隨後,導賞員借助空置的村校,解釋香港的土地政策。「既然逸東邨不夠社區設施,同學們會如何利用空置村校的土地?」其中一個學生輕聲說:「公園。」另一個說:「韆鞦。」
活動期間,我問其中一個學生Kitty,你喜歡住在東涌嗎?她答:「不太喜歡。交通不方便,從荔景轉車站去其他地方,起碼一小時。」那麼你想住在市區還是東涌?小妮子飛快地答:「東涌。因為搬出去都沒有樓住。雖然交通不方便,但是社區比較寧靜。」說着這五六年的變遷,她補充一句:「這幾年起了許多新樓,加上港珠澳大橋的工程,空氣污染比以前嚴重。」
菲律賓農夫為朱凱廸助選
農夫Christine來自菲律賓,在機場從事物流工作。丈夫與她從南丫島搬到逸東邨,她因為幫朱凱廸助選而認識到這塊農田。「我支持朱凱廸因為他喜歡大自然,助選期間我把他的橫額掛在單車上,每天上下班都踩單車往機場。」助選團隊的義工介紹Christine前來種田,她高興得不得了。「我在家鄉時也很喜歡耕種,看着這些生命成長是一件樂事。」每逢星期六日,她都會帶同朋友的兩個女兒Hanin和Hanadi前來耕種,享受大自然。十二歲的Hanin說:「我們在學校從來不會學到食物從何處來,但我在這塊農田學會耕種和回收。」
每一個景點,都是一堂公民教育課。在東涌灣看着小白鷺講保育,在東涌谷看着被鋪上石屎的河道講發展失衡,在石門甲看着幾層樓高的泥頭講土地規劃……到最後,我們去到一塊實驗農田,由農夫帶大家思考有別於主流的生活方式。學生們總是一臉似懂非懂的樣子,要知道她們了解到幾多,只能從旁觀察。農夫要求大家處理爬滿蚯蚓和螞蟻的肥料,大家初時你推我讓,到了後來,大家都顯得十分投入。
在蚯蚓和螞蟻以外,一顆顆小小的種子,已經栽種在秘密的角落裏。
洗盡鉛華 五十歲後的新生
「我們老一輩將來離世的話,香港怎辦呢?」Anthony曾經是大澳人,不過,多年來在香港營營役役,這個身份他一度忘記了。他和好多典型中年人一樣,曾經看不起「廢青」,佔領行動之前,他對社會的現況感到冷漠。那天,他在電視新聞看見學生在公民廣場被包圍,突然動了惻隱之心。原本只是打算去金鐘勸學生冷靜,卻誤打誤撞被迫到前線。「我從沒想過香港會放催淚彈,那一刻,我想起六四,那一刻,我先識得醒。」
Anthony笑言,以前只要去蘭桂坊就會找到他,佔領前他不知道新政府總部已遷至金鐘。在佔領區與年輕人交談過後,他驚覺自己才是井底蛙。「原來學生好有理念,比我更關心香港的將來。」Anthony形容自己是社會既得利益者,捱了三十年,終於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冇發達但總算賺到錢。那時的想法好主流、好典型:「我當然不希望生活被打亂,你班廢青有沒有前途與我何干?」
本來Anthony已經與兩個意大利品牌簽了香港的代理合約,最後他決定放下生意,給自己兩年時間參與社區運動。他對廠家說:「香港有事,我的家有事,需要我幫忙。」對方亦很明白,無條件取消合約。
搞社運都要生活,Anthony由一個生意人變成一個兼職調酒師,有朋友認為他「戇居」。「金錢已不像從前那般重要,燈紅酒綠的生活我都試過,外面的世界又見識過。雖然目前的生活的確比以前困苦,但是我生活得舒服。我都五十二歲,有幾多錢可以帶落棺材?」
Anthony的大澳人身份得以重見天日,是因為他在添美道遇上「守護大嶼聯盟」的成員。其後,他曾參與地區諮詢會,與同伴於席間指斥合和的董事為政府護航。可是他的「醒覺」,在一羣認識了幾十年的大澳老朋友眼中,卻是「離經叛道」。最好的朋友在社交網站跟他絕交,大夥兒聚會也不再邀請他。
「九個月之後,金鐘完全清場,有朋友主動聯絡我。因為他們終於看清楚香港的問題,終於了解什麼是官商勾結。」剛過去的農曆新年,朋友們堅持要約他見面,席間還討論到民生議題。「無論香港人幾自私都好,香港人並不愚蠢。我曾經是他們的一分子,我明白他們的心態。我相信只要堅持去做正確的事,總有一日會見到真相。」
成功不必在我 功成其中有我
如果大家還記得,2009年發生的「曾德成河蟹事件」,謝世傑就是事件的主角。事件如下:2003年,謝世傑主動向基督教女青年會申請,出任大澳區社工。2008年,大澳發生兩次水災,謝世傑連結街坊投訴政府部門救災不力,鄉事委員會不滿謝世傑破壞「和諧」,投訴至當時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曾德成其後向基督教女青年會施壓,提及「大澳似乎不太和諧」,機構隨即將謝世傑調走,並發出警告信。謝世傑辭職後去信立法會投訴,該機構在五個月後收回警告信並道歉。
這件事發生後,謝世傑至今無法找到一份長工。「社福界就是這樣,一『出名』就沒有人請。」他笑稱自己做「彈散」,現時專做「彈性散工」。謝世傑並非大澳居民,只是因為知道大嶼山有發展,才主動申請到大澳工作,希望為居民出一分力,最後更搬入大澳。雖然今日不再是社工,但是世傑依然活躍於不同社區組織,繼續發揮社工的職能。
即將六十歲的他表示,自己近幾年老得很快。曾經有記者問他會否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他答:「我只是一無所有。」銀行戶口曾經只剩二三千元,那一刻,他確實為自己感到難過。他為大澳和大嶼山奔走十多年,可是居民生活似乎沒有多大改變。
我不由得想起,早前與另一被訪者Anthony在大澳的天后廟遇上一個婆婆,當我們談及發展的時候,婆婆二話不說就炮轟:「我當然鍾意發展,人家送件靚衫給你,難道你不要嗎?不然哪有靚衫著?沒有發展就沒有富貴榮華,沒有發展哪來三層村屋你住?紅樹林會請你打工嗎?」
謝世傑承認,自己也有失望的時候。「人總有自己的限制,我並非在大澳土生土長的人,面對的壓力不同。黃惠琼多年支持大澳保育,被鬧、被兇、被邊緣化。所以許多人不敢與我們打交道,害怕被標籤。他們只會私底下向我表達支持。」
謝世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被政府分化,不要互相踐踏。「這是貧窮心態,無權無勢的人對着權貴不會理直氣壯,只會對弱勢聲大夾惡,但是我們都是自己人。」
即使悲觀,他依然堅持「翻土」的工作。他認為目標也許渺茫,但努力的回報有時出人意表,當人人以為大棚屋保留不了,結果保留了下來,人人以為沒有人願意為飄渺的民主前途佔領,但是2014年「雨傘運動」還是出現了。他至今堅信「我們的工作一定會有收成」。謝世傑引述了民主黨前黨鞭司徒華名言作結:「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其中有我。」
後記
你能賣出你不擁有的東西嗎?
1854年,印第安人面對白人文明侵襲。酋長在一篇給白人的演說中,訴說對大地的不捨,悲嘆部族滅絕的悲涼。
一百年後,經歷過世界大戰與工業革命,劇作家Ted Perry面對工商社會的貪婪,看着地球物種不斷滅絕,他受酋長的演說啟發,將講詞改編成 "How can one sell the air?",文章傳誦至今。
一百六十年後的今日,在遠東一個城市,有一個島嶼正在面對同樣的命運。
僅以此文作結,寫在大嶼山變成中環之前。
If we do not own the freshness of the airAnd the sparkle of the water,How can you buy them from us?Can you buy back the buffalo,Once the last one has died?
All things are connected.Man did not weave the web of life;He is merely a strand in it.Whatever he does to the web,He does to himself.
採訪/撰文?伍詠欣 攝影?梁俊棋、譚志榮、劉玉梅 封面/本頁插圖?黃志泉
M038-067 | 封面故事 | 2017-03-04
大嶼山不是後花園
我說要做大嶼山的專題,朋友笑我自找麻煩。我說會去大澳,有人推薦要食炭燒雞蛋仔。我說會去梅窩,朋友問我有沒有看見水牛。我說會去東涌,有人提醒我要去東薈城掃貨。
─這就是香港人對大嶼山的認識。
當人們站在大澳棚屋前自拍的時候,有幾多人知道,棚屋其實是從大陸南逃來港的人的避難所?當人們遇到水牛經過而拍照時,有幾多人知道,水牛正面臨被驅趕的危機?當人們在東薈城拿着一袋袋戰利品的時候,有幾多人知道,發展並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也許大家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夠在乎。
站在東涌舊碼頭,望着破落的棚屋羣,望着港珠澳大橋跨過海面,我才驚覺在二十年前,機場啟用之後,東涌線通車之時,原來已經是大嶼山變天的開始。
在大嶼山長大的人,曾經以為外面的世界很精采;在市區長大的人,曾經以為大嶼山是一個後花園。
在政府把大嶼山變成「珠三角的中環」之前,何不親自走一回,看看真正的山、真正的島?
熙來攘往以外
同樣是香港人,可以千差萬別。同樣是香港,可以千差萬別。
當你以為香港都是這樣,離島告訴你,香港不是這樣。當你以為離島都是這樣,大嶼山告訴你,離島不是這樣。當你以為大嶼山都是這樣,大澳、梅窩和其他無數地方告訴你,大嶼山不是這樣。
當你以為在這裏應該吃雞蛋仔,有人只想吃記憶中的味道。
當你以為鄉間的人都想離開,有人只想回來。
當你以為這裏應該搞經濟,有人相信,最繁華的熱鬧,就是為一株花灌溉。
鹹魚的味道這裏更香
我上一次去大澳,應該是七、八歲的一個暑假,參加一日遊,也是人生中第一次去大澳。印象不深,只記得鹹魚和蝦醬的味道。二十年之後,終於有機會重遊此地,土生土長的美燕說,要帶我看一次真正的大澳。
美燕住在青衣,平日在荔枝角上班,每個月都會找一個周末回大澳探望父母。她提醒我要趕上11 點之前由東涌開出的11號巴士,不然很難上車。到達巴士站時,候車人龍已打了三圈蛇餅。眼見車廂已經滿座,剩下少許企位,也無人再上車。美燕走近巴士站職員問:「多少人上大東山?」「半車人有多,你回大澳?上車站一會就有位坐。」
久聞大嶼山巴士司機的駕駛技術,終於能夠親身體會他們如何在嶼南道風馳電掣,轉彎也絕不收油,路段高低起伏,偶爾還感受到離心力。下車時帶着一片暈眩,而我第一眼看見的大澳,是一片叫人更加暈眩的人海。
我們跟着人潮緩緩步入永安街,叫賣聲在耳邊此起彼落。「係咪遊船河呀?」「十蚊一份,靚女想買咩?」
家住在棚屋
「我們算是住在市中心,因為是必經之路,出完街朋友都會先送我回家。」美燕的家就在大澳涌行人橋的另一邊,大橋是昔日的橫水渡地標。過橋後,人潮往前,美燕則帶我轉左往棚屋。穿過四五個鄰居的棚頭,看見棗紅色地板,就到了美燕的家。「阿媽,我回來了,有東西吃嗎?」就像一個剛回家的小孩一樣。桌上放了一個鐵鍋,媽媽已煮好「淡菜皮蛋粥」。淡菜即青口,外形似蠔豉,媽媽說是用柴火煲的。這碗淡菜粥,是我吃過最有風味的一碗。
棚頭是居民的飯廳、廚房及廁所,媽媽正在切魚,洗乾淨後放在露台上的大藤籃曬乾。「鄰居親戚打魚後有剩送給我的,曬魚要好多工夫。以前落石灘可以打到更多蠔仔,煲粥更鮮甜,不過去年已經打不到。」媽媽說。美燕懷疑,興建港珠澳大橋污染了海水。
吃過粥,美燕帶我參觀棚屋。客廳的地板,有一塊活板門,打開會看見海水。門下有乾坤,藏了一個大籠,以前漁民都會在籠內養雞或養豬。「不過,禽流感之後,不能再養。」美燕惋惜道。
冰箱內的「東莞紙牌」
棚尾是客廳和睡房,上一層就能通往天棚,居民會在天棚曬鹹魚或晾衫。「小時候我很頑皮,會與朋友在天棚躡手躡腳地奔跑,從第一間屋走到最後一間屋。」日落時,她就跑到最近海邊那間屋,走出棚頭,欣賞日落美景。
美燕帶我步往海邊,找到「細妹」婆婆,她的名字就叫「陳細妹」。細妹見到美燕,眉開眼笑,捉着她聊天。「以前我們會玩『東莞牌』,我贏過她千多元呢!」細妹得戚地笑。我請她與美燕玩一鋪,讓我開眼界。細妹打開一個沒電的雪櫃,從裏面掏了一副新簇簇的紙牌出來。
細妹談到新一代孩子都不會玩「東莞牌」,不免惋惜。美燕安慰她說:「他們現在都玩電腦。」細妹說:「現在都一家還一家了。」
「平常我回來都躲在家裏,朋友到訪,我才會帶他們出外遊覽。」美燕帶着我往人潮方向走,兩旁有串燒檔和澳門手信,拐右經過古廟往吉慶街,就是著名的炭燒雞蛋仔和沙翁餅店。「我不明白為何香港人來到大澳,還要排隊食雞蛋仔,這根本不是大澳的產物。」
舌頭上的記憶
農曆新年探訪美燕時,我嘗過美燕媽媽親手做的芋頭糕與馬蹄糕,還有驚為天人的蓮子花膠雞蛋糖水。她媽媽用上八百元一斤的花膠,還表示只是「粗粗地」用來煲糖水。
住在大嶼山的人,通常稱市區為香港,市區的人是外人、香港人。「小學的畢業旅行是去海洋公園或荔園,叫做去香港威吓。」美燕笑說。上世紀七十年代,漁民曬鹹魚、做蝦醬已經賺不少錢。「以前大澳出產鹹魚去西環,現在則從西環入貨再曬,多數是來自孟加拉的魚,自家打撈到的通常不會賣。」
當年的大澳住上二萬多人,直至八九十年代還有不少漁船,不過美燕的爸爸很早就轉職到大澳醫院做打雜。美燕記得自己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家中兼營士多,她要幫忙去大街入貨,還要看舖。「端午節有龍船會好熱鬧,汽水就最好賣。」
城市建設未必那麼美好
1989年中五畢業後,美燕去香港的工廠工作。「在大澳長大的人都想搬出市區,怎會不習慣?讀中學時已經想去見識外面的世界。」抱着無限憧憬出城,卻換來幻想破滅的印象─「原來香港的人好奸,有許多渴求。」美燕說。「我們的父母一生困在大澳,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運作。爸爸還說女生不用讀太多書,哥哥姐姐出去打工都能夠養活自己。到我出外工作時才發現讀書原來好重要,否則只能做個低級文員。」
穿過新基大橋,我們看到北山,不少大澳人的祖先山墳都在山上。本是一片青葱的山頭,山腰卻出現一個礙眼的「工」字形棧道,因為政府打算興建纜車,從昂坪通往大澳,她是少數發聲反對的居民。「先別說山墳風水會受破壞,到時要興建纜車站及廣場,一定會破壞山腳一帶的紅樹林。」她表示,以目前的遊客量計,大澳已經難以承載更多遊客,而政府以修葺斜坡為藉口動工,其實同時為興建纜車站進行前期工程。
大澳社區老化,老一輩就算反對,都不會出聲,年輕一輩又在外面打工。部分人甚至認為反對的人「多事」,美燕引述他們的說法:「沒有發展,大澳交通會像今日這般方便嗎?」
「我記得小時候見到不少外國人專程來大澳,他們會主動與老人家聊天,觀察他們織魚網。他們是想了解大澳的民生和文化,不像香港人只是來找好吃的食物。」
唔分「豬肉」得唔得?
發展局在2009年舉辦「活化大澳設計比賽」,透過參賽項目,提出復興鹽田,當時已被關注組織質疑,項目落實其實會破壞鷺鳥林的生態。假如政府認真看待保育,當年為何在鹽田舊址興建公屋及居屋?「當年興建龍田邨,是想將棚屋居民搬上樓,卻沒有問過居民是否願意。」
2000年,大澳發生大火,近百間棚屋燒毀。之後有人選擇上樓,也有人情願自費數十萬元重建,希望保留棚屋牌,安心養老。美燕說,自己年老也會選擇住在棚屋。
她的同屆同學,在香港置業,生兒育女,只是過年時才返大澳一次探親戚。美燕加入「守護大嶼聯盟」之後,了解到大嶼山正朝驚人的方向發展,她形容整場規劃像「太公分豬肉」。她慶幸認識到不少來自香港(而不是大澳)的同路人,同時也讓她感慨:「為什麼外人反而更關心我的家鄉?為什麼我們一直沒有關心如何保留大澳的文化?」
尋尋覓覓回到水鄉
與美燕不同,Benny自小在大埔長大。家人知道Benny要出世,決定搬出市區。當時是1987年,政府正在宣傳新市鎮,不少搬出市區的大澳人都聚居於屯門、沙田和大埔。「嚴格來說,我應該是大埔人,以及半個大澳人。」Benny形容小時候回大澳似「返鄉下」,兩個小時交通,他只覺得鹹魚蝦醬味很臭。直到2012年,因為想開環保時裝店,才想起大澳的祖屋。兜兜轉轉,又回到這裏。
我係「成記」個孫
「我係『成記』個孫!」這一句話,為Benny重回大澳帶來許多便利。當年全大澳最大的酒樓就是「成記」,是他的太爺創辦的,輾轉幾代,年輕人紛紛離開大澳出外工作,成記酒樓成為絕唱。大澳像市區的舊區,鄰里之間講究人情味、均真、公道。「不是錢銀上的均真,而是一種信任,相信我幫你時你會幫我。最初回大澳租屋時,老一輩的業主聽到我是『成記』個孫,就好放心。」
大澳八成居民都是老人家,見到年輕人回來,就覺得高興,覺得可以發展新事物。「老一輩一聽到發展就覺得一定好。一來他們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二來發展可以留給下一代更多財產。老人家一輩子都在大澳生活,只看見外面的便利,就認為大澳多年沒有發展是一種倒退。可是,我們在市區長大的人,看見外面的壞處,反倒希望保留大澳的好處。」Benny說。
在市區居住二十多年才回到大澳,過着前舖後居的生活,Benny十分適應。事實上,他連智能手機都沒有。他的理念反映在品牌標誌,人類相對地球只是微小的一點。「要住在大澳就要放下市區的心態,最起碼不會期望一個地方廿四小時都有餐廳侍候。」
大澳是一個「國家」
選擇回到大澳開店,也是因為這裏的自然環境,能夠配合他的環保時裝理念。品牌的衣物、背包到鞋子,多由泰國北部和尼泊爾村民用傳統方法編織而成,而且染料來自天然植物。店內的部分收入,還會用作助養當地兒童。
採訪Benny當日是平日,比起周末寧靜得多。Benny認為假日的大澳並非原貌,只是一個墟市。在Benny眼中,大澳是一個「國家」:一個曾經自給自足的地方,產品可以「出口」到市區。大澳的原貌由棚屋組成,那裏盛載了居民的生活模式。「假日前來的遊客,不太理會這些歷史,或者他們也沒有太多渠道了解。政府有多關心大澳?旅遊發展局宣傳大澳是『東方威尼斯』,威尼斯就是威尼斯,大澳沒有一處像威尼斯。」遊客通常去到吉慶街盡頭就會回頭,Benny鼓勵大家繼續向前走,走入新基橋,走入棚屋區。
花徑不曾緣客掃
聽Benny的話,走進二涌、三涌的棚屋區,找到三盞燈茶座。一間白色的棚屋,設計富有中式古典味,加上三盞大紅燈,就在大涌旁邊。由於二涌、三涌是民居,茶座卻在棚屋區的正中間,要經過民居才能前往,雖然棚屋的走廊位於公眾地方,但是有居民依然會在走廊貼上「私人住宅」的告示。我與攝記也曾被攔下,好聲好氣請求之後才被放行。
去到三盞燈,迎來了熱情的招呼。店主Julia會邀請每個客人上去二樓的露台俯瞰大澳景色,有時還會為「打躉」看日落的食客,私人送上一壺熱花茶。今年八十六歲的黃老太,是Julia的媽媽,最愛與客人打牙骱。她在三十七歲時因為丈夫離世,帶同老爺奶奶以及九個子女離開傷心地。一個人,照顧十一個人,活脫脫是個女超人。寡言但務實的四哥,繼承了媽媽「捱得」的性格,親力親為用上十年時間翻新祖屋,成為今日的地標式茶座。
三盞燈為迷航的人指路
七妹Julia一直希望在背山面海的地方開一間咖啡室。一年多前與丈夫從歐洲回大澳度假,在四哥這間棚屋借住時,好客的Julia會為經過的遊客沖一杯免費的咖啡。「為何你不開一間茶座呢?」一言驚醒夢中人,Julia這才發現自己已身處夢想中的咖啡室。
年輕的Julia,總是嫌棄大澳髒亂,今日卻熱情地向客人介紹大澳的美麗。「每次有船經過大涌,我都會向船上的遊客揮手問候,希望為他們留下一個大澳的好印象。」故事當然未完結,一個來自美國的遊客,因為Julia的揮手,離開美國再度回港時,特意登門拜訪。他在茶座坐了一整天,欣賞夕陽徐徐隱沒在棚屋之間。原本只需一百八十元的帳單,他堅持要付五百元,叫Julia回想時還是哭笑不得。
店名所以叫三盞燈,是因為燈塔能夠為迷途的漁民引路。Julia在店內設立起一個夢想角落,邀請客人寫下自己的夢想,貼在捕夢網上。「千金難買少年窮,我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在大澳得到力量,像我一樣追到自己的夢想。」
大澳簡介
早於宋朝,大澳已有人聚居,大部分人來自深圳、東莞、寶安一帶。清朝實施門戶大開政策之時,澳門是重要的貿易站,位於珠江口的大澳連帶興旺。二次大戰時,日軍佔領廣州,水路成為香港與大陸的唯一交通,大澳成為兩地樞紐。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由於大陸生活艱難,不少人從大陸前往大澳生活。漁業及鹽業,曾經是大澳的重要行業,全盛時期有近三萬人居住,大小漁船共五百多艘,現今只有一千多人居住。
農禪合一捨繁華取清淨
大嶼山其中一個地標,是寶蓮寺的天壇大佛,但是大嶼山最古老的佛教修行禪林,位於鹿湖一帶、距離大澳十五分鐘巴士車程的地方。下車後,沿着山路步行,見到一座又一座隱沒在山林的靜室,才醒覺已踏足這個早在清光緒年間已有記載的修道場。
謝世傑曾在大澳做過六年社工,因為關注骨灰龕場而與山上的道場結緣。採訪前,他特意為我們上山走一趟,逐間禪舍詢問,最後在竹園找到願意接受訪問的妙芬法師。
栽種炊事 都是修行
到達竹園時,大閘鎖上,世傑在閘外喊了幾聲,見法師未有回應,先進園探路。原來法師正在廚房煮午餐。「我5點多就做早課,吃過早餐就會打理花園。10點多就煮午飯。」法師說。
八十七歲的妙芬法師,說話依然中氣十足。法師笑指自己四十年前已經在山上「行來行去」,砍柴,除草,幹無數粗活。「當年大陸解放,許多人走難,來到大澳,都會投靠寺院。」他們為佛堂開荒、耕種、做工,換來兩餐溫飽及住宿,有些道場甚至出現過百人聚居的盛況。竹園舍內有一大片田,舍外及巴士車路旁都有田地,以前靠種芋頭、花生和蔬菜,養活全舍三十多人。
在山上生活是農禪制度,種植、割草、炊事、打井水,通通都是修行過程。佛堂內,左邊是祖先堂,用來祭祀各師叔公及其家人,右邊是飯廳,中間相隔一條通向廚房的露天走廊。廚房有一個碩大無比的鐵鑊,足夠煮三十人的飯菜。妙芬法師現時只用一隻小小的瓦鍋煮食。佛堂樓底甚高,二樓是以前一眾法師就寢的地方。閣樓兩邊各有樓梯上落,每邊大約有十五個牀位,今天牀位依舊,但多數形同虛設,到了晚上,只有妙芬法師一人仍然睡在同一個角落。
法師當年之所以聚居在鹿湖,因為距離大澳只消一兩小時路程,落山補給尚算方便。部分院舍在大澳擁有田地,甚至會聘請大澳居民為他們種禾以及收割大米。當時的山路都是泥路,並不好走,大澳獨有的「抬山兜」亦由此起。不少婦女都是靠「抬山兜」上山,幫補家計。「竹園是中間站,師傅慈悲,在門外設置石桌石椅,每天早上搬出青瓦茶缸,好讓她們歇歇腳。」
為了發展 無所不為
修行人選擇在山上避靜,有時卻總避不開世俗的煩擾。
由於不同寺院的法師年事已高,加上業權文件不清晰,有財團看準時機購下其中一個寺院延慶寺,準備大展拳腳將整個山頭的道場都變成骨灰龕場。謝世傑表示財團進佔方法有三:霸、??、買。
由於山上比丘尼(女眾)居多,試過有赤裸上身的男性故意在山上游走,路上又突然給人放了骸骨,散佈使人不安的氣氛。妙芬法師也曾受過騷擾,有人在歇腳椅旁掘地,表示要進行藏電線工程。「藏電線用不着掘地,走坑渠都可以。我喝問他們,知道自己在掘些什麼地方嗎?這可是通往寶蓮寺的古道!」妙芬法師說。
遠離人煙 花木幽深
鹿湖的清淨氛圍,的確不是一般信眾參拜的寺廟可比。離開車路十分鐘左右,已經聽不到來自人為的嘈音。舉目所見,青山綠樹,鼻尖傳來泥草清香。到了覺修禪院,只覺花木幽深,恍如世外桃源。
這樣一個好地方,不為人所知,可惜嗎?「鹿湖需要有規劃的深度遊,有限度、有秩序地限制人流。我們想讓更多人了解歷史,同時保留宗教的氛圍,推廣禪修活動,而不是以嗌咪式導賞來吸引遊客。」謝世傑說。
四十多歲結下佛緣,妙芬法師卻在六十三歲才能真正停下俗務。「以前要工作賺錢,一直都是做製衣。六十多歲是時候退休,打算一兩年後就剛剛好(預備身後事)。」不料活到今天八十七歲,依然神清氣爽。
法師平日都是獨自生活,間中會有善信或親友前來探訪,每次都帶來不少食物。法師送我們離開時,堅持要給我們一人一個橙、一個桔、一個蘋果。「難得有緣,蘋果保你平平安安。」由佛堂走到閘門短短十數秒路程,法師三番四次停下,一邊為剛才的對話補遺。她說,山上有法會,有她最愛的唱大戲。「我喜愛熱鬧。」聽罷叫人失笑。她說:「在這裏淋花,也很熱鬧啊!」
家庭式小店見證梅窩六十年
梅窩原來有棚屋,我是在麥生記食下午茶時才知道的。
餐廳的牆壁掛滿梅窩的老照片。繼承家族餐廳的阿裕說,希望食客能夠在菠蘿油與西多士以外,認識梅窩多一點。麥生記在1954年創辦,超過六十年歷史,原址位於棚屋未拆之前的市集涌口街附近,棚屋被剷平後才搬到現址。棚屋被拆,以前那個在榕樹頭旁邊的市集,亦變得冷清。
談到梅窩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棚屋,阿裕說當年棚屋的居住環境惡劣,更試過因大腸桿菌超標而要封鎖整個沙灘。不過,他仍然覺得棚屋應該保留。「可惜是一定的,假如當年科技進步一點,是否可以保留到現在呢?」
有好吃的食物 就有人氣
近年梅窩工程增加,餐廳的主要顧客為建築工人。不過,到了假日,遊客數量近年漸有復蘇之勢。「市區沒有地方好去,近年大家愛行山,遊客反而增加了。」阿裕說。餐廳內多為熟客,有自成一國聊天的街坊,有預備開工的郵差隊,大家與夥記有講有笑。
阿裕一直在梅窩長大,小時候已經要到餐廳幫忙,還要踩單車買貨。長大後到市區工作,從事旅遊業,但是依然住在梅窩。梅窩聘請員工不容易,洗碗工市價要一萬五千元。年輕人都選擇到市區工作,本來願意做厭惡工作、年紀較大的員工,又到了退休年齡。2013年,餐廳出現人手荒,六十年歷史的餐廳,面臨是否繼續經營的決定。阿裕是長子,只有他能決定餐廳的絕續存亡。他決定回家掌舵。
做生意 都要「唞氣」
餐廳早上6點開門,下午4點收工。「外面的餐廳由朝開到晚,一蚊都要賺到盡,我們舊一派的人不會這樣做生意。」的確,整條街的店舖,不是收早就是只開夜市。
與許多年輕人一樣,阿裕喜歡梅窩的自然環境,但他也知道早在殖民地時代已經有財團收地,政府的東大嶼都會發展計劃勢在必行,梅窩是其中一個重要交通接駁點,區內還有剛落成七百戶的居屋。
「發展有兩面,做生意當然好,落成居屋後,人口多不用只做遊客生意。」從棚屋搬來,一家人下舖上居四十年,屬家族自置物業,即使發展後,整體舖租趨升,對他們而言,影響不大。
「不過居住環境就一定沒有以前那麼好了,人多車又多。現在的假日已經很難找地方吃飯,本地人一定不會習慣。」因為發展勢頭十分熱烈,沉寂多時的梅窩,一下子要面臨急速發展的陣痛,許多居民不知如何是好。「住慣梅窩,住不了市區,十個梅窩人,九個都不喜歡嘈吵,留得在梅窩,都是因為喜歡這裏的環境。」阿裕說。
個性是一個地方的靈氣
有一次我在另一食店聽見食客在高談闊論,批評車輛不准進入舊村的限制。那人說:「有屋的地方,就應該有路有車可到,單車都會撞倒人,有路才可以解決塞車問題。從碼頭要步行半小時才到白銀鄉,回來探父母都麻煩啦。」
旁邊的食客,紛紛附和着他。沒有人提出,多路就會多車,多車就會塞車,塞車就有嘈音,污染隨之而來,清靜隨之消失。
今時今日的香港,政治取向和價值取向分明,非黑即白,在梅窩亦然。「未必每個梅窩人都想發展,但是不支持,就會被視為反對,反對就會被視為外來人。」阿裕曾經在雨傘運動時到訪金鐘,發現一家人不同世代的政治取態南轅北轍,就像梅窩居民對發展議題的取態一樣。
在阿裕心目中,發展二字並非等同政府的鴻圖大計。「與其用『發展』這個詞,不如說成是『改善社區』。」他說,本地人都從心底裏明白,現有的設施不足以應付多七百戶居屋人口,目前無論是船期、巴士班次還是泊車位,都與二十年前一樣。「支持發展的什麼聯盟,十個有九個都答不出梅窩有什麼特色。起單車徑可以,但是其他天馬行空的想法就可免則免了。遊客來到梅窩就是想踩單車,看看花花草草。把梅窩弄得與市區一模一樣,誰要來?」
梅窩簡介
梅窩原為漁村,與大澳相似,早於宋朝已有人聚居,近岸有不少棚屋及漁船聚集,高峰時有兩萬人居住。梅窩起初只有來往長洲的渡輪,是唯一前往大嶼南、寶蓮寺及大澳的陸路交通點。梅窩鄉事委員會早年與港英政府商討發展大計,決定清拆棚屋,把漁民安置至銀灣邨。1997年青嶼幹線及青馬大橋落成,1998年港鐵東涌線通車,東涌取代梅窩成為前往寶蓮寺及大澳的交通樞紐;梅窩的度假屋、食肆以及售賣旅遊紀念品的店舖,備受衝擊。目前有二千多人在梅窩居住。
外國人的小鎮風情看見「你好」看見「垃圾」
喜歡梅窩的,不止梅窩人,還有一眾「鬼佬」。外國人總有「遠東」情意結,Paul也不例外。因為好奇,他在1989年北京天安門事件後來到香港,當時覺得香港很美好。「未曾見過這麼多人的地方,覺得香港很有活力。」
90年再度訪港,知道中英商討移交主權時,他決定見證這個歷史時刻。Paul在蘇格蘭出生,本來已入籍澳洲,卻選擇放棄澳籍,移居香港。初來港三年,他在灣仔一間酒吧做經理,住過鰂魚涌和北角。93年的冬天,放假來到梅窩,讓他回想起蘇格蘭的冬天。"It was welcoming"他說。結果他搬來一住就是二十四年。
異鄉人成了老街坊
Paul在街上常常與不同街坊打招呼,講得最好的廣東話就是「你好」。「我可是看着一些小朋友長大啊。」他的家在鹿地塘村,從市中心的銀礦灣路步行十五分鐘就到。「踩單車的話,十分鐘就去到碼頭,有朋友來訪我才駕車出來迎接。」駛進入村的泥路,不時有泥頭車及工程車出入,道路兩旁堆滿廢棄車及建築材料。Paul指着說:「垃圾。」這是他第二句講得最好的廣東話。
Paul的村屋位於村尾,卻是車路入去的第一間。迎面而來是一間蛋黃色的外牆,靛藍色鐵閘,前園泊車,後園就是露天沙發座。「天氣好的日子,我最愛坐着,曬太陽,喝咖啡。」Paul說。
這幢村屋是Paul在梅窩的第三個物業,另外兩個在梅窩碼頭,是他最初搬來時的居所。當年的Paul曾經是這裏的酒吧老闆,酒吧就在碼頭的超級市場位置。當年因為興建新機場,政府以一年簽證聘請許多英國工人來港工作,大部分人都選擇在梅窩落腳。「一來近機場,二來這裏有英國小鎮的風味。」Paul 說。
工人都是年輕男士,收工總愛喝上幾杯啤酒,是酒吧的黃金時期。隨着機場起好,顧客由外國工人換成飛機師,雖然消費得起,卻因為工作關係不太喝酒,Paul的酒吧逐漸轉型,亦由兩間變成一間。
孩子的天空很廣闊
酒吧工作繁忙,年輕的Paul又想為事業打拚,曾經日做十六小時,當然選擇住在碼頭附近。「隨時可以回家休息,又方便出入。」當時的北角租金要八千元,但是梅窩租金只需二千五百元。
九年前,Paul與任職機艙服務員的印尼籍太太領養了兒子Ace,太太為此辭掉了工作,Paul亦改為日間工作。兩人選擇搬進現時的村屋。「我自小在村莊長大,我相信大自然的環境有利孩子成長,希望仔仔可以有更大的生活空間。」一家人的周末活動,通常是去海灘游泳或者露營。最近兩父子連同村內其他小朋友,一起搭建了一間樹屋,「希望多個地方讓附近的小朋友玩耍」。
「近年愈來愈多外國人搬進這條村,我家附近有五六間新屋,都是租給外國人的。」
Ace就讀的梅窩學校距家只有十五分鐘路程,Paul與太太決定讓Ace留在梅窩讀書。學校有一百四十個學生,三成是非本地生,儼如一間國際村校。「Ace能說廣東話、普通話、英文和印尼話。他能掌握好語言,將來找什麼工作也可以派上用場。」
民生的重點是生活品質
不少本地人認為外國人麻煩,Paul表示明白居民的心態。「本地人多數從事建築工程行業,或者有地在手,當然希望發展。外國人只在此停留三至五年,又想引入另一套生活方式,帶來改變之後自己又先回老家,難怪本地人會覺得無奈。」Paul坦言自己從沒參與任何社區組織,但是也曾關注過社區發展,出席政府的諮詢會。「本地居民一直為他們的傳統而自豪,我們不需要一個歐陸式海濱。我不想要高樓大廈,但是想要診所和學校。政府有自己的盤算,覺得公眾意見只會拖慢發展。」由1996年至2007年,Paul都是諮詢會常客,但是面對政府一成不變的態度,他只覺得浪費時間。「政府根本沒有打算聆聽居民意見,那些發展大計,從來沒有關注過民生。」
Paul帶我們走上天台,他的家正正對着差不多完工的居屋。「我一直為這幾幢居屋拍照,記錄這裏的轉變。」就像許多其他居民一樣,Paul也有矛盾的時候。他深明梅窩目前的配套不足以支撐更多人口,但是添加配套,梅窩就會失去這種村莊的風味。「我認為港鐵會在二十年後駛進梅窩,到時候我還健在的話,也只能繼續在此居住。香港還有什麼地方可退?」
我們都有「小農」情意結
沿着主要河道銀河,步行至三河匯合的位置,距離梅窩街市十分鐘路程,就是Annie的菜園。入田之前有幾幢舊石屋,Annie說:「我們以前的村就在三流匯合之處,又叫橋頭村,全村不出二十戶人。」Annie的爸爸在解放前走難來港,相比起許多滿清年代已經定居梅窩的原居民,Annie一家只是後來者。
上世紀八十年代因為修改河道需要拆村,Annie一家是留守到最後的六戶人之一,最後還是要接受上公屋的安排,父母留在梅窩的銀灣邨居住,她與哥哥就搬出香港仔。回歸前,因為照顧雙親而搬入梅窩暫住,住下來卻不捨得走。「在外面打過工,明白一切都是適應,當年不愁冇工做,就決定搬回來。」
土地的禮物
本來可以輕鬆地打份工,但是Annie有份情意結。自小在田裏長大,看見爸爸一把年紀仍堅持落田,Annie與哥哥也加入幫忙。因為懂得英文,加上當年大量外國人於梅窩工作,造就Annie的生計。「知道外國人想要什麼,我就種什麼。由園藝開始,之後又種香草賣給餐廳,未聽過的沙律菜都要嘗試種。」
「我們只是想過生活。」Annie說。
Annie帶我們走向另一塊田,那是好朋友文文的有機農場。文文住在逸東邨,有朋友讓文文以低價租用農地,文文才得以再嘗耕田樂。從泰國來港三十年,文文以前在泰北地區當農夫,來港後曾開設泰國餐館。「年紀大,拋不了鑊。現在可以重新做農夫,我不知幾開心。」每天從東涌坐巴士來回,車費盛惠二十一元。「我來回機場只是七元而已,假期到梅窩,來回要三十元呢。」
一個人打理一個農場,注定蝕錢,但是文文情願為Annie打散工賺外快,也繼續耕種。「我每日想吃什麼菜就摘什麼菜,有時收成夠多,就會去東涌港鐵站開檔。」在我們為文文拍照時,Annie悄悄地說:「她是泰國人,講流利泰文,在機場要找一份工有多難?一天總有幾百元收入。做農夫是一種情意結。」
搵到熟悉 搵到兩餐 搵到空氣
言談之間,Annie一直強調今時今日種田賺不了錢。了解過後,相信她是指「付出與收入不相稱」。要取得有機認證的難度很高,由買種子到起棚都有規限,要做有機菜就難免「妹仔大過主人婆」,Annie與哥哥索性改以「本地菜」為賣點。番薯、菜心、芥蘭、蘿蔔、沙律菜……按時令種植,盡量採用天然方法施肥。
幫襯的街坊都是熟客居多,一個街市服務整個社區合共二千多人,生意淡靜。有時為了做多一點生意,Annie會等到地盤工人6點收工後來買菜,之後才收檔。新居屋落成本來應該為街市帶來人口和利潤,但是Annie反而憂心忡忡。「假如領展因為見到有利可圖,收購街市,到時月租又怎會維持千多元?東涌的富東街市由領展管理,一個檔位要二三萬元,怎輪到我這等小商戶開舖?」
新落成的居屋呎價五千至六千元,傳媒紛紛以「筍盤」和「上車盤」來形容。但是對於一個梅窩人而言,這個價錢一點也不「筍」。Annie說:「不過梅窩是一個完美的社區,二千人的地方,有齊社區設施,步行或單車可到。我不會苛求,在一個熟悉的地方,可以搵到兩餐,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我就心滿意足了。」
土地「都會化」
這是一個發達大計。
機場、港珠澳、東大嶼都會、人工島、中國機遇、國際樞紐、未來城市、新港島、新中環……
如果要為整個大嶼山起一個樓盤名字,只能叫做:「發達」。
發展等如發達,成了不辯自明的唯一邏輯。
發展和發達以外,我們還能聽到其他聲音嗎?
新市鎮新得只剩下商場和睡覺
Jackie與許多人一樣,當初搬入東涌,是因為樓價較低,空間較大。「六年前因為結婚需要置業,當時的東涌環境還比較好。」Jackie在筲箕灣長大,我很好奇一個住慣有街道有街舖的人,如何習慣在商場與天橋的地方生活。「原來要在東涌住下來,才發現到這個社區的問題。」
有樓可睡 無處可逛
Jackie住在映灣園,位於東涌的東面,這邊基本上是私人屋苑。東涌站有接駁巴士,十分鐘就可以回家。由東涌返家這條路,只有車路和屋苑,放眼只見一排一排的屏風樓。唯一的人羣,只出現在巴士站。自成一「角」是Jackie經常掛在口邊的形容詞。
「有時落樓行街真的無處可去。東薈城重建後,沒有戲院,沒有大食代,商場只供遊客購物。」Jackie說。不過,業主想申請在私人屋苑舉行活動也不容易,以往映灣園一個月有一次墟市,行人天橋劃成一格格,供人擺賣,漂書和賣菜都有。可是這個唯一的墟市,現在已改為一季一次。
Jackie曾經為朱凱廸做義工,在東涌助選。屋邨範圍屬於房屋署或領展,非建制派申請使用總是困難重重。助選團曾經在私人屋苑及富東邨擺檔,但感覺有如對着空氣自說自話。「一來街上真的很少人,二來居民好似不太熱中政治。逸東邨的居民反而更願意落街,區內人氣較旺。」
社區割裂 有功能無連結
東涌雖然大,但是空間被政府的規劃割裂,每個地方的確有其功能,但未必符合居民需要。學校被圍在這一角落,幾個公園堆在一起,放在東面的另一角落,就連新興建的迎東邨好像也要故意離開私樓,離羣地獨處一角。
在Jackie眼中,私人屋苑總有一羣支持民主的人,期待一個更有凝聚力的社區。「但是他們不會落手做,他們着緊的是,搞大件事會否損害到自己的利益。」想要凝聚社區力量,除了要跨過領展、私人發展商、區議會這幾座大山之外,還要喚醒居民。「住在私人屋苑的人,好像沒有思考過如何參與社區。或者對許多居民而言,這裏只是一個放工回家的地方。
「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要搵食,要揹起頭家,承擔不起更勇武的抗爭,尤其是那些有機會被拘捕的行動。我的底線只是遊行集會。」
長實樓盤銷售一空,連接尖沙咀與中環的巴士線就取消了,一眾業主的反應居然是不吭一聲。「大家都不敢抗爭,怕搞大件事會令樓價下跌。」東涌樓價在過去六年,升了六成。Jackie住所樓下的車位,由四十萬升到八十萬。樓價比許多事情都重要。
樓價上升就是一切
政府要發展東大嶼都會,東涌人口計劃由十二萬增至三十三萬。當年政府以為在赤鱲角起機場,東涌的居民就會提供勞動力。事實證明,機場的工種有限,區內工作機會以零售業、飲食業、旅途業為主,大多數東涌人不得不跨區工作。東涌打工仔每天迫港鐵上班下班,人頭湧湧,青嶼幹線汽車亦愈來愈多,還要安放多二十一萬人口,Jackie認為是天方夜譚。
Jackie認為東涌規劃不足,引發社區問題,他表明反對興建港珠澳大橋和興建人工島。「但是有人真的只在乎樓價是否上升。」Jackie希望連結更多人,從社區工作入手。不過,他坦言信心不大,因為現時的政府漠視民意,無論市民做什麼,都難以迫使政府作出回應。
東涌簡介
東涌原稱東西涌,首見於明朝萬曆年間的古籍。由於要發展東涌新市鎮,政府於1995年向馬灣村村民收地,興建區內最大屋邨逸東邨。1998年,港鐵東涌線正式通車。2006年,昂坪纜車站啟用,東涌成為大嶼山重要的交通樞紐。今天的馬灣涌村,即昔日的東涌舊墟,一直保留着漁村風貌,海邊建有棚屋,村內又有小舖販賣特產,有「小大澳」之稱。東涌目前約有十二萬人居住。
發展規劃圖
航空城
? 增設購物、餐飲與酒店設施
? 增設會議旅遊(MICE)設施
? 興建遊艇停泊處
? 新增國際級的溜冰場
東涌
? 興建北大嶼山新巿鎮,以容納約33萬人口
? 東涌谷河兩邊的區域劃作低密度私人住宅
? 興建河岸暨生物多樣化公園
? 增設東涌自然歷史步行區
大澳
? 發展武術、太極等動態靈修活動中心
? 增設鄉郊生活體驗、設立民宿
? 興建觀賞日落景色的露天劇場
? 昂坪360纜車延伸至大澳
二澳
? 興建體驗農場,舉辦收割、農田野餐等體驗活動
分流
? 探索露營地點,舉辦外展活動增設行山徑
禪林保育區
? 發展鹿湖羗山禪林之旅
水口
? 引入滑翔傘活動
? 興建動物園、動物農莊
? 增設探索露營地點
? 延伸單車徑與登山徑網絡
索罟羣島
? 興建水療及休閒度假村
長沙
? 興建水療及休閒度假村
? 增設婚禮中心
? 發展攀石設施等極限運動場
貝澳 / 芝麻灣
? 興建滑浪風帆、獨木舟等水上活動中心
? 引入滑翔傘活動
? 發展攀石、滑板運動場等極限運動場地
? 興建Wibit水上樂園
梅窩
? 建議發展空中飛人滑翔之旅、山坡滑梯、漆彈射擊等戶外探險樂園
? 增設Wibit水上樂園、衝浪板樂園
? 興建大嶼山歷史博物館
? 引入電動平衡車Segway
東大嶼都會
? 設從交椅洲到喜靈洲避風塘一帶進行填海,成為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容納約40-70萬人口
? 在喜靈洲發展近水休閒生活區、地區性的零售及社區設施
? 興建新道路令東大嶼都會經梅窩連接至大嶼山北岸, 貫通新界西北,建立都會區環型道路走廊;再通過港珠澳大橋、連接深圳及珠三角地區,以至廣東西部
陰澳
? 設立主題式休閒及娛樂區
? 增設角色扮演的職業教育場館、培訓中心或教育設施
? 青少年室內滑浪場、4D電影院、室內跳傘iFly等室內探險樂園
? 興建遊艇停泊處
大/小蠔灣
? 創立新的生態旅遊熱點,如地標式植物園
? 興建生態旅遊中心
? 舉辦生態靜修活動
大東山
? 增設觀景、觀星及露營設施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
? 增設推廣場地、零售、餐飲、休閒、娛樂等設施
? 商業辦公室及備有會議/多用途設施的商務酒店
(資料來源:守護大嶼聯盟)
大地主眼中的鴻圖偉略
土地除了建房子、大展鴻圖、變成大都會之外,究竟還有沒有其他用途?
梅窩有一幢歷史悠久的袁氏大宅,經歷過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當年的國民黨軍人袁華照曾於梅窩抵抗日軍。抗戰勝利後,國共內戰,袁華照帶同子孫定居梅窩,買下二百萬呎土地,栽種荔枝、番石榴和甘蔗等。袁氏在梅窩可謂無人不曉,第三代繼承人袁哲之今年六十七歲,依然看守着大宅,以及其他袁氏土地。他很喜歡自己的土地,也很喜歡大嶼山的發展大計。
別看袁哲之頂着一個大肚子,年輕時他是學界四百米及八百米跑冠軍,曾被招攬入南華會。二十一歲時,因為爺爺去世,才返梅窩接手家族事務。袁哲之說,自己曾應遠東銀行創辦人邱德根邀請,擔任梅窩分行的經理長達八年。袁哲之自1985年起擔任大嶼山南區區議員,一直做了差不多十年。
無懈可擊的發展大計
「興建泳池、市政大樓、銀灣邨搬遷等事情,我都有份。」袁氏是梅窩的大地主之一,我們在銀城酒家訪問,那酒家也是袁氏的生意。「1989年曾經一個月賺一百萬,但是之後三年,總共蝕過一千萬。人人都去大陸旅行,沒有人留港消費。」袁哲之隨手一指,旁邊新建居屋的用地也曾屬袁氏所有。「我配合政府發展,把土地拿出來興建居屋。」袁哲之表示,阿爺在鄉下增城都有過千畝土地,在梅窩有幾百畝土地不算是什麼一回事。
「港珠澳大橋在小蠔灣有出口,只要由小蠔灣開條隧道直達梅窩,五分鐘就到。機鐵亦可以設立小蠔灣支站,就似迪士尼一樣,集體運輸交通就最好。酒家旁邊的舊樓,今時今日仍然值六千元一呎。你說將來會值幾多錢一呎?」
在他眼中,政府的大嶼山發展計劃可謂無懈可擊。「梅窩加上東大嶼都會,起條隧道通往喜靈洲,再經交椅洲就到達堅尼地城。香港要增加土地就要移山填海,只得青嶼幹線一條路是死路一條。稍有差池,機場如何運作?豈不成為國際笑話?」
樂見五年後大變
他說,用不着五年,就可以見到梅窩有所轉變。梅窩的面積等如半個港島,基本設施齊備,而且土地平整。「港珠澳大橋通車,將來全國大都會應該是在香港。香港有人才、土地、科技、金融,由加工轉為服務行業,漁業農業到時就會被邊緣,差不多時間就會被淘汰。」我問,有不少人嚮往梅窩的寧靜,希望在此復耕農地,你覺得可行嗎?「我都有個有機農場,耕田沒有問題。只是我就算開放所有土地讓人種植,有心人不知有沒有十分之一。」
袁哲之自有一套生活哲學,優質生活像政府的宣傳口號:低密度、宜居、基本設施齊備。「長洲熱鬧,但是空氣不及梅窩好。梅窩有大嶼山阻擋珠江口的廢氣,東涌反而首當其衝。」那麼,按照他的藍圖,梅窩十年會是什麼光景?「十年後,梅窩能夠有十萬人住就好,有車有隧道,不知幾旺。」人口多不是會影響優質生活嗎?「那很簡單,樓宇全做低密度,只要賣得貴,居屋都要貴,自然能夠限制人口,十萬人就是十萬人。那些環保人士常常關注我們,你話鋸一棵樹,朱凱廸即刻瞓喺棵樹度,一副『你鋸埋我啦』的姿態,在我看來都只是做戲。我在此生活六十多年,有什麼風浪未見過?」
袁哲之自豪地表示,自己的土地都是真金白銀買回來,所以什麼都敢講,訪問內容肯定叫人耳目一新。的確,袁哲之勝在坦白,明買明賣。「利益分得勻,就不會有人出聲。最緊要保留原居民同埋在這裏土生土長居民的權益。政府協調又好,賣大包又好,劃一條線,滿足到這羣人,幾時之後出世的人就不再有丁權。這也可行呀。」
梅窩最好 香港最大
袁哲之相信,將來全中國都要以香港為首。「你看張德江都要視察東大嶼計劃,就知道領導人、特首、行政會議都一樣,大家都暗中入貨,坐埋同一張枱。就算你讓我規劃,我都會預阿爺一份,不然怎樣『過會』呢?」
他家中放着一幅與增城市政協委員的團體合照;當年國共內戰,你死我亡,今天兩黨的後人,相逢一笑泯恩仇,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袁哲之的言論像狂風掃落葉一樣,頓了一頓,袁哲之才將聲量放輕:「訪問前,太太叫我別要說太多。」我問他既然喜歡發展,為何留着袁氏大宅不賣。他笑說:「慢慢賣,才是可持續發展。」轉個頭又聽到他與茶客聊天說:「太公的地怎會賣!」這幢逾八十年歷史,列入二級歷史建築物的梅窩袁氏大宅,近年日久失修,有倒塌之虞,袁哲之一直在媒體上公開要求政府資助維修,保育歷史。鄉土之情,固然要兼顧,但經濟掛帥,較不重要的,只好靠邊站。
如果這裏要發展我為什麼搬來?
「我不相信我還可以在這裏住上十年。」鍾慧沁說。
「再過兩年,我就四十五歲,人生的下半場應該如何走下去?」鍾慧沁在香港大學擔任「大體老師」捐贈計劃的項目主任,她相信這份工難以做到退休。「況且,在香港即使做到退休,也是不夠錢退休,我想趁自己有氣有力,完成最後一個夢想──開私房菜。」
這個夢,在香港難以實現,鍾慧沁打算移民台灣追夢。
她喜歡下廚,希望自己的私房菜,能夠在生產到本地食材的地方經營。未到台灣,先在香港試行,地點是梅窩。
「搬入梅窩之後,我選擇支持永續農耕的方法,反而較少強調有機。」早上有婆婆會擔菜出碼頭或市集擺賣,慧沁通常會幫襯她們。「我不會那麼天真,以為她們不會使用農藥。但我相信她們會相對安全使用農藥,因為種出來的菜她們自己都會食。」叫她最欣賞的,是老人家有能力享受生活的樂趣,自己能夠透過消費給予支持,何樂不為呢?
安貧樂道的生活方式被剝奪
既然梅窩都有本地生產,為何要千里迢迢去台灣呢?採訪當日,她預備三個餸,其中一道是雨來菇玉子卷。「以這道菜為例,我想用Free cage的雞蛋:香港只有進口貨,每隻盛惠港幣八元;台灣在地生產,每隻港幣一元。台灣還有本地的養菇場。」其他還未計香港的天價租金。成本,是經營私房菜的其中一個重要考慮。
「在香港,想過安貧樂道的生活,真的很難。」
慧沁近日正在準備申請文件,只要台灣那邊批准,完成香港大學剩餘的兩年合約就會離開。「你還會回來嗎?」我問。她搖搖頭說:「過到去都四十五歲,就算三五年之後實驗失敗,我都五十歲。到時回港怎會找到工作?如果返香港洗碗,我不如留在台灣洗?始終生活指數相對低。」
大自然滋潤了人的生命
慧沁在梅窩生活了十年,她說,當年想搬入梅窩,是因為自己從事生命教育的工作,教導學生有關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時,總會感到心虛。
結果,親近大自然,給她帶來不少改變。
搬進來的時候正值夏天,傍晚時分,慧沁就踩着單車回家。某日,路上遇到正在列隊往海灘乘涼的水牛。她停下單車,在一旁等待牠們過馬路。那一刻,其中一隻牛主動前來磨蹭,慧沁輕輕伸出手,水牛舔了她一下。「那一刻,我終於覺得自己與大自然連線了。」
那份觸動,讓慧沁明白要學習做一個善良的人。她自小在城市長大,以前常被媽媽批評不會順手關燈;現在她減少食肉之餘,也開始關心周圍的環境。
每次外出聚會,慧沁都要看船期表做人,朋友忍不住問:「為何不搬回市區?」她的想法是:「享受過這種環境,再也回不去了。」過年時,她買了一盆冬青果應節,放在露台,卻引來雀鳥啄食果實。「聽着雀仔在露台叫,那種開心,不是用錢買得到。」價值一百元的冬青果,一星期就被雀仔吃光,慧沁索性在樹枝末插上紅提子取代。揀飲擇食的鳥兒沒有被騙倒,只會偶爾光顧一粒。
「這些小片段,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鹽。」她說。
大嶼山不是有錢人的附庸
慧沁搬入梅窩居住後,幾次搬家,愈搬愈入,六年前在舊村安頓下來。由碼頭步行回家要半小時,踩單車的話則要十五分鐘。近年車輛駛入村路漸次增加,又想起那七百戶即將入伙的居屋,「真係已經好厭倦」。
「世界是要向前,但是,要發展,也要合理。就算交通再不方便,大家還是山長水遠入到梅窩住,為什麼呢?」政府提出要將梅窩變成「怡居小鎮」,其中一個計劃,就是拆掉海濱的大牌檔,變成愉景灣的海濱走廊。慧沁曾經親自去愉景灣感受過,她問:「第一,梅窩人怎會消費得起?第二,如果每個離島都一樣,我為何要住入梅窩?」
香港目前的處境讓不少人感到沮喪,因為政府就似一個Unstoppable force。「有人認為在議會拉布已經失去意義,反正大白象工程照樣動工。但是,假如拉布的代價只是多付一點議事成本,而能減慢發展的步伐,令大自然保留多幾年,讓某些弱勢社羣可以守持自己的生活多一會,這樣一計,是不是還是比較划算?」
早期反對發展的團體,其中一句口號是「大嶼山是香港人最後一個後花園」。慧沁並不同意。「如果一個地方只是一個花園,即是奢侈品。事實上,香港失去大嶼山這個綠洲的話,將來大家老去還會有地方可退嗎?」換言之,在她眼中,大嶼山不是富人專屬的奢侈品,而是所有人共同擁有的必需品。
為未來撒播種子
森林不能夠馬上誕生,但是你可以在這一刻種下第一株樹苗。
一座森林改變,由一棵樹開始;一棵樹改變,由一個人開始;一個人改變,由他的想法開始。
兩年前,「雨傘運動」爆發,香港首次出現以佔領方式爭取自主的大規模羣眾運動。那之後,「傘運」四散,但是,無可否認,回歸本土和社區,成為許多人一種默默耕耘的默契,其中一些有心人已經在各自的社區慢慢播下種子。
歸屬感由認識社區開始
「藝區生活」正打算在大嶼山學校推廣社區導賞。第一個計劃是「東涌漫遊」,採訪當日是他們第一次帶學生出團。參加的學生大多數讀中二,學生連同老師一共十人,六個導賞員都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活動開始前,團隊讓學生先繪畫一幅心目中的東涌地圖,同學們的地圖都離不開上學與回家的路線。從學校出發之後,第一站是東涌炮台。原來炮台就在逸東邨對面,住在附近的同學也不時在炮台附近的空園村校流連。即便如此,大部分同學都是第一次環着炮台行走一圈。隨後,導賞員借助空置的村校,解釋香港的土地政策。「既然逸東邨不夠社區設施,同學們會如何利用空置村校的土地?」其中一個學生輕聲說:「公園。」另一個說:「韆鞦。」
活動期間,我問其中一個學生Kitty,你喜歡住在東涌嗎?她答:「不太喜歡。交通不方便,從荔景轉車站去其他地方,起碼一小時。」那麼你想住在市區還是東涌?小妮子飛快地答:「東涌。因為搬出去都沒有樓住。雖然交通不方便,但是社區比較寧靜。」說着這五六年的變遷,她補充一句:「這幾年起了許多新樓,加上港珠澳大橋的工程,空氣污染比以前嚴重。」
菲律賓農夫為朱凱廸助選
農夫Christine來自菲律賓,在機場從事物流工作。丈夫與她從南丫島搬到逸東邨,她因為幫朱凱廸助選而認識到這塊農田。「我支持朱凱廸因為他喜歡大自然,助選期間我把他的橫額掛在單車上,每天上下班都踩單車往機場。」助選團隊的義工介紹Christine前來種田,她高興得不得了。「我在家鄉時也很喜歡耕種,看着這些生命成長是一件樂事。」每逢星期六日,她都會帶同朋友的兩個女兒Hanin和Hanadi前來耕種,享受大自然。十二歲的Hanin說:「我們在學校從來不會學到食物從何處來,但我在這塊農田學會耕種和回收。」
每一個景點,都是一堂公民教育課。在東涌灣看着小白鷺講保育,在東涌谷看着被鋪上石屎的河道講發展失衡,在石門甲看着幾層樓高的泥頭講土地規劃……到最後,我們去到一塊實驗農田,由農夫帶大家思考有別於主流的生活方式。學生們總是一臉似懂非懂的樣子,要知道她們了解到幾多,只能從旁觀察。農夫要求大家處理爬滿蚯蚓和螞蟻的肥料,大家初時你推我讓,到了後來,大家都顯得十分投入。
在蚯蚓和螞蟻以外,一顆顆小小的種子,已經栽種在秘密的角落裏。
洗盡鉛華 五十歲後的新生
「我們老一輩將來離世的話,香港怎辦呢?」Anthony曾經是大澳人,不過,多年來在香港營營役役,這個身份他一度忘記了。他和好多典型中年人一樣,曾經看不起「廢青」,佔領行動之前,他對社會的現況感到冷漠。那天,他在電視新聞看見學生在公民廣場被包圍,突然動了惻隱之心。原本只是打算去金鐘勸學生冷靜,卻誤打誤撞被迫到前線。「我從沒想過香港會放催淚彈,那一刻,我想起六四,那一刻,我先識得醒。」
Anthony笑言,以前只要去蘭桂坊就會找到他,佔領前他不知道新政府總部已遷至金鐘。在佔領區與年輕人交談過後,他驚覺自己才是井底蛙。「原來學生好有理念,比我更關心香港的將來。」Anthony形容自己是社會既得利益者,捱了三十年,終於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冇發達但總算賺到錢。那時的想法好主流、好典型:「我當然不希望生活被打亂,你班廢青有沒有前途與我何干?」
本來Anthony已經與兩個意大利品牌簽了香港的代理合約,最後他決定放下生意,給自己兩年時間參與社區運動。他對廠家說:「香港有事,我的家有事,需要我幫忙。」對方亦很明白,無條件取消合約。
搞社運都要生活,Anthony由一個生意人變成一個兼職調酒師,有朋友認為他「戇居」。「金錢已不像從前那般重要,燈紅酒綠的生活我都試過,外面的世界又見識過。雖然目前的生活的確比以前困苦,但是我生活得舒服。我都五十二歲,有幾多錢可以帶落棺材?」
Anthony的大澳人身份得以重見天日,是因為他在添美道遇上「守護大嶼聯盟」的成員。其後,他曾參與地區諮詢會,與同伴於席間指斥合和的董事為政府護航。可是他的「醒覺」,在一羣認識了幾十年的大澳老朋友眼中,卻是「離經叛道」。最好的朋友在社交網站跟他絕交,大夥兒聚會也不再邀請他。
「九個月之後,金鐘完全清場,有朋友主動聯絡我。因為他們終於看清楚香港的問題,終於了解什麼是官商勾結。」剛過去的農曆新年,朋友們堅持要約他見面,席間還討論到民生議題。「無論香港人幾自私都好,香港人並不愚蠢。我曾經是他們的一分子,我明白他們的心態。我相信只要堅持去做正確的事,總有一日會見到真相。」
成功不必在我 功成其中有我
如果大家還記得,2009年發生的「曾德成河蟹事件」,謝世傑就是事件的主角。事件如下:2003年,謝世傑主動向基督教女青年會申請,出任大澳區社工。2008年,大澳發生兩次水災,謝世傑連結街坊投訴政府部門救災不力,鄉事委員會不滿謝世傑破壞「和諧」,投訴至當時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曾德成其後向基督教女青年會施壓,提及「大澳似乎不太和諧」,機構隨即將謝世傑調走,並發出警告信。謝世傑辭職後去信立法會投訴,該機構在五個月後收回警告信並道歉。
這件事發生後,謝世傑至今無法找到一份長工。「社福界就是這樣,一『出名』就沒有人請。」他笑稱自己做「彈散」,現時專做「彈性散工」。謝世傑並非大澳居民,只是因為知道大嶼山有發展,才主動申請到大澳工作,希望為居民出一分力,最後更搬入大澳。雖然今日不再是社工,但是世傑依然活躍於不同社區組織,繼續發揮社工的職能。
即將六十歲的他表示,自己近幾年老得很快。曾經有記者問他會否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他答:「我只是一無所有。」銀行戶口曾經只剩二三千元,那一刻,他確實為自己感到難過。他為大澳和大嶼山奔走十多年,可是居民生活似乎沒有多大改變。
我不由得想起,早前與另一被訪者Anthony在大澳的天后廟遇上一個婆婆,當我們談及發展的時候,婆婆二話不說就炮轟:「我當然鍾意發展,人家送件靚衫給你,難道你不要嗎?不然哪有靚衫著?沒有發展就沒有富貴榮華,沒有發展哪來三層村屋你住?紅樹林會請你打工嗎?」
謝世傑承認,自己也有失望的時候。「人總有自己的限制,我並非在大澳土生土長的人,面對的壓力不同。黃惠琼多年支持大澳保育,被鬧、被兇、被邊緣化。所以許多人不敢與我們打交道,害怕被標籤。他們只會私底下向我表達支持。」
謝世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被政府分化,不要互相踐踏。「這是貧窮心態,無權無勢的人對着權貴不會理直氣壯,只會對弱勢聲大夾惡,但是我們都是自己人。」
即使悲觀,他依然堅持「翻土」的工作。他認為目標也許渺茫,但努力的回報有時出人意表,當人人以為大棚屋保留不了,結果保留了下來,人人以為沒有人願意為飄渺的民主前途佔領,但是2014年「雨傘運動」還是出現了。他至今堅信「我們的工作一定會有收成」。謝世傑引述了民主黨前黨鞭司徒華名言作結:「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其中有我。」
後記
你能賣出你不擁有的東西嗎?
1854年,印第安人面對白人文明侵襲。酋長在一篇給白人的演說中,訴說對大地的不捨,悲嘆部族滅絕的悲涼。
一百年後,經歷過世界大戰與工業革命,劇作家Ted Perry面對工商社會的貪婪,看着地球物種不斷滅絕,他受酋長的演說啟發,將講詞改編成 "How can one sell the air?",文章傳誦至今。
一百六十年後的今日,在遠東一個城市,有一個島嶼正在面對同樣的命運。
僅以此文作結,寫在大嶼山變成中環之前。
If we do not own the freshness of the airAnd the sparkle of the water,How can you buy them from us?Can you buy back the buffalo,Once the last one has died?
All things are connected.Man did not weave the web of life;He is merely a strand in it.Whatever he does to the web,He does to himself.
採訪/撰文?伍詠欣 攝影?梁俊棋、譚志榮、劉玉梅 封面/本頁插圖?黃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