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1 居民獲批司法覆核 阻貝澳淪為堆填區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A12 | 獨眼香江 | 獨眼香江 | By 紀曉風 | 2016-01-21
香港郊外風光優美恬靜,孕育生態萬千,是不少市民和旅客假日放鬆遊歷之地;遺憾的是,竟也成為傾倒廢料的熱點。有環保團體指大嶼山被廢建材堆填的問題嚴重,批評政府對「先破壞後建設」視而不見,令生態和環境大受破壞,回天乏術。有梅窩居民就質疑環境保護署,許可大嶼山貝澳私人土地傾倒建築廢料的決定,去年3月申請司法覆核,高院原訟庭昨日正式受理。
老紀昨日親身到貝澳視察廢料入侵的情況,發現廢建材堆填的問題相當嚴重,單是貝澳沙灘一帶,便有兩個堆填地點。近沙灘的濕地竟出現一個大型廢置鐵架。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郭平估計,鐵架應是擬建士多的前期搭建物, 他指去年中該處開始見到建構物,3個月前被投訴而停工。
「私人土地鍾意放乜都得」
在沙灘不遠處,亦發現兩個廢建材棄置堆,只是一馬路之隔,在接近沙灘停車場的堆填,目測面積約10米乘8米,高約2米。現場見有多隻水牛在該處覓食,亦不時有工程車輛出入。老紀翻查城規會資料,發現該地屬海岸保護區範圍,而分區計劃大綱圖則早已說明,該處應避免進行填土或挖土等工程。
郭平表示,聯盟曾就上述問題跟環保署交涉多次,但獲對方回應「土地屬私人擁有, 鍾意放乜都得……海岸保護條例(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規例)只係指引,引唔引用又係另一回事」,又謂郊外地方之大難以執法和監管,「邊個官得閒成日睇住」?
另一個堆土點位於石門甲道以北,面積約3個足球場般大,老紀舉目亦難望見盡頭,整片地滿布碎石、堆土和大型建築垃圾,另有數個貨櫃。據了解, 該區去年12月已劃入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擬建低密度住宅,正待立法會撥款。
不過,身兼逸東邨南區議員的郭平強調,即使已劃作住宅用途,亦不應「先破壞後建設」,加上已有環團反對在該處建屋, 建議先研究保育環境的承載能力,惟現在已不幸被堆填,不但嚴重破壞生態,更變相鼓吹先破壞後發展的模式。「就算環團反對有效,那原本高生態價值的地方就返魂乏術了!」
環保署昨回應表示,政府絕不接受先破壞後建設的行為,認為現時由多個部門執行現行的規劃、環境、渠務、公眾衞生或郊野公園法例,已能全方位打擊非法棄置建築廢物等行為。至於貝澳的司法覆核個案,由於已進入司法程序,該署在現階段不宜作任何評論。
合法倒泥 先破壞後建屋
新界有地便可生財,許多土地持有人為爭取屋宇發展機會,不惜先破壞後建設,讓農地或保育區土地被廢建材破壞環境,然後再向政府申請建屋。而傾倒泥頭有非法也有合法,若獲得環保署署長批准,即「攞正牌」倒泥,就算沒有牌,非法傾倒廢建材在新界區亦比比皆是。
據悉,業主通常做法是將土地出租給工程公司傾倒泥頭,經過一段時日之後,土地受到破壞,業主便會展開發展屋宇計劃,向城規會申請改劃土地用途,或向地政總署申請建屋批准。有知情人士說,業主通常認為政府會因土地已被破壞而批准建屋。「鹹田新村就是先破壞後建設典型例子,6年前被廢建築物料堆填,3年前便有新落成屋宇入伙。該處的堆填到今還未完。」
A12 | 獨眼香江 | 獨眼香江 | By 紀曉風 | 2016-01-21
香港郊外風光優美恬靜,孕育生態萬千,是不少市民和旅客假日放鬆遊歷之地;遺憾的是,竟也成為傾倒廢料的熱點。有環保團體指大嶼山被廢建材堆填的問題嚴重,批評政府對「先破壞後建設」視而不見,令生態和環境大受破壞,回天乏術。有梅窩居民就質疑環境保護署,許可大嶼山貝澳私人土地傾倒建築廢料的決定,去年3月申請司法覆核,高院原訟庭昨日正式受理。
老紀昨日親身到貝澳視察廢料入侵的情況,發現廢建材堆填的問題相當嚴重,單是貝澳沙灘一帶,便有兩個堆填地點。近沙灘的濕地竟出現一個大型廢置鐵架。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郭平估計,鐵架應是擬建士多的前期搭建物, 他指去年中該處開始見到建構物,3個月前被投訴而停工。
「私人土地鍾意放乜都得」
在沙灘不遠處,亦發現兩個廢建材棄置堆,只是一馬路之隔,在接近沙灘停車場的堆填,目測面積約10米乘8米,高約2米。現場見有多隻水牛在該處覓食,亦不時有工程車輛出入。老紀翻查城規會資料,發現該地屬海岸保護區範圍,而分區計劃大綱圖則早已說明,該處應避免進行填土或挖土等工程。
郭平表示,聯盟曾就上述問題跟環保署交涉多次,但獲對方回應「土地屬私人擁有, 鍾意放乜都得……海岸保護條例(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規例)只係指引,引唔引用又係另一回事」,又謂郊外地方之大難以執法和監管,「邊個官得閒成日睇住」?
另一個堆土點位於石門甲道以北,面積約3個足球場般大,老紀舉目亦難望見盡頭,整片地滿布碎石、堆土和大型建築垃圾,另有數個貨櫃。據了解, 該區去年12月已劃入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擬建低密度住宅,正待立法會撥款。
不過,身兼逸東邨南區議員的郭平強調,即使已劃作住宅用途,亦不應「先破壞後建設」,加上已有環團反對在該處建屋, 建議先研究保育環境的承載能力,惟現在已不幸被堆填,不但嚴重破壞生態,更變相鼓吹先破壞後發展的模式。「就算環團反對有效,那原本高生態價值的地方就返魂乏術了!」
環保署昨回應表示,政府絕不接受先破壞後建設的行為,認為現時由多個部門執行現行的規劃、環境、渠務、公眾衞生或郊野公園法例,已能全方位打擊非法棄置建築廢物等行為。至於貝澳的司法覆核個案,由於已進入司法程序,該署在現階段不宜作任何評論。
合法倒泥 先破壞後建屋
新界有地便可生財,許多土地持有人為爭取屋宇發展機會,不惜先破壞後建設,讓農地或保育區土地被廢建材破壞環境,然後再向政府申請建屋。而傾倒泥頭有非法也有合法,若獲得環保署署長批准,即「攞正牌」倒泥,就算沒有牌,非法傾倒廢建材在新界區亦比比皆是。
據悉,業主通常做法是將土地出租給工程公司傾倒泥頭,經過一段時日之後,土地受到破壞,業主便會展開發展屋宇計劃,向城規會申請改劃土地用途,或向地政總署申請建屋批准。有知情人士說,業主通常認為政府會因土地已被破壞而批准建屋。「鹹田新村就是先破壞後建設典型例子,6年前被廢建築物料堆填,3年前便有新落成屋宇入伙。該處的堆填到今還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