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9 嶼山 最後一剪梅
Eat & Travel Weekly
ET072-075 | GREEN LIFE | 綠色生活 | 2015-11-19
度假勝地梅窩,不似大澳、長洲般人山人海。有種難得的寧靜。這日一行十多人聚集碼頭,參加守護大嶼聯盟舉辦的「嶼山尋梅──梅窩鄉土文化保育行」,大家都只來過梅窩數次,這日懷着輕鬆心情出發。過橋尋鄉的故事
甫見面,聯盟負責人、這次導賞員之一的謝錦昌(阿昌),指着碼頭對出海域問:「能想像將來有個容納超過40萬人的人工島,連接過來嗎?」說的是東大嶼都會發展計劃的人工島落成後,梅窩景象。原來這趟行程,不僅遊山玩水,還藉景點說歷史故事,探討大嶼山未來發展,了解小鄉前世今生。好讓這一剪梅被推土機剮割得塵土斑斑前,引到更多人的重視和關注。旅程由梅窩碼頭出發,先到涌口村,經過梅窩文化展覽中心、袁氏大宅、大地塘、白銀鄉,至銀礦灣為終點。
起行前,阿昌先講梅窩名字由來,據說是地勢似梅花的五瓣而命名。不過現在到處填海建高樓,梅花形狀可能要靠點浪漫想像:「梅窩雖沒有如大澳般突出的水鄉形象,或如昂平般宗教色彩濃厚,其實歷史豐厚。全盛時期有二萬多人,不但是古時海上貿易必經之地,更是農業重鎮,稻米、蔬果、漁穫應有盡有。」說罷帶一行人走到涌口村,解開過去農作物豐盛的秘密。我們在涌口一條筆直河道前停下來,兩旁有綠樹,河裏倒映出背後大山和石屎橋,大家都被眼前風光吸引,拿起相機拍照。這時,阿昌拿出1970年梅窩地貌圖及幾張舊照片說:「以前更美。」涌口,是指山上河流流入大海前,鹹淡水交界的地方。這裏以前是一大片生境豐富的濕地河塘。水從背後蝴蝶山流下來,沖積成土壤肥沃的低窪濕地,水源豐富,村落聚居山腳,居民沿河兩旁生活,務農種植。
其中一張照片是涌口中央的拱橋,叫眾人好奇。「這叫五仙橋(或斗零橋),算是最早期的Crowdfunding吧!」裏頭故事,阿昌從幾位村民口中聽回來:「以前涌口兩旁有市集,居民過河要撑艇。六十年代,理民府及居民透過鄉委會集資興建吊橋,方便過河。橋呈拱形,可以開合,風季來臨,漁船駛入河涌避風。至於取名五仙橋,有說是過橋需繳五仙,亦有說是坐艇過河的船費。」特色古橋後因填海和發展,被拆卸重建成普通石屎橋。眾人過橋入村,不久便走到梅窩文化展覽中心。只得一層樓高的矮房子,阿昌叫大家猜猜它前身。有人說似幼稚園,有人說是診所。「梅窩醫局。」他開估。村民政府各出資一半,有一間六張床的產房,大部分梅窩居民都在這裏出世。至八零年代,涌口填海發展建官立醫院,醫局被迫關閉,政府想拆卸,但居民對醫局有感情,齊心反對,最終爭取變成展覽梅窩歷史的文化中心,由居民協辦看守。
進內,見展示不少舊時的農業工具,包括打穀機、漁網、農民嫁娶的大紅花轎等,還有繁盛的市集舊照,生活氣息濃厚,完全不似今日梅窩。原來阿昌把大家從五仙橋帶到醫局,是要借古諷今:「以前村民有權參與、決定自己地方的發展,甚至合資美化改變它。反觀現在,政府的大嶼山發展規劃根本未有真正聽取民意。」說的是翻新梅窩工程,擴闊海濱長廊、建市鎮廣場、水上活動中心、重開銀礦洞等,美其名打造『怡情小鎮』,根本是摧毀梅窩歷史文化及自然生境地貌。了解政府舊區翻新的往績(如觀塘、西灣河),想像一下,便明白阿昌說法。海濱和廣場一旦落成,碼頭旁風味大牌檔、士多、路邊麥芽糖小檔,肯定被淘汰,取而代之高檔或連鎖咖啡店,還有建水上活動中心、銀礦洞,也肯定令河海一帶動植物遭殃。
守在歷史身旁
從展覽中心出來,我們漸漸遠離樓房,走入較原始一面的梅窩。下一個景點,正是涌口村和大地塘村之間,連梅窩人都少去的秘境──袁氏大宅。大約15分鐘路程,便到達一處荒廢古樓。只見藍天下,一座四四方方由花崗石築成的堡壘拔地而起,四野空曠雜草叢生。 袁氏大宅,又名餘德利圍,早於十年前被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二級古蹟,圍內包括主屋、更樓、祠堂、穀倉、小屋等。如今只剩下如堡壘般的更樓、相連大宅和小屋,還有一隅池塘美景。阿昌說更樓見證香港歷史發展:「梅窩自清代便是重要戰略位置,有兵駐守,由於屢受海盜威脅,多條村落都自行建更樓抵抗海盜。」袁氏更樓,估計建於二十至三十年代,建堡之人竟非梅窩人。「它由增城人袁華照所建,袁氏曾在國內當山賊,又曾任革命時粵軍團長,解除軍務後,帶同家人部眾到梅窩隱居,經營農場,人稱九爺。由於熟悉黑白兩道,槍法了得,抗日時被任命為游擊司令,建更樓守護梅窩,擊退不少海盜,因此深受當地人愛戴。」阿昌說知道不少人有意買下更樓,但袁氏後人堅持不賣,只為等政府修葺後,讓更多人認識梅窩與香港的歷史。可惜有關當局一直無派人跟進維修,日久失修,圍內外都一片破落,颱風天更如危樓。只見有團友沿樓梯走上更樓二樓,阿昌小心提醒,每次只能幾人上去,怕古樓承受不了重量。眾人四處探索良久,才捨得離開。
接着到訪了大地塘,看到梅窩難得保留的菜園農田,又到白銀鄉,聽阿昌細說現在仍然維持着,文武誕舞龍獅等節慶習俗,亦遊覽了美麗的銀礦灣瀑布。與外面塵土飛揚的新梅窩相比,似乎愈往內走,愈見寶藏。而一路上大家都在討論,究竟在政府的發展大計內,他日梅窩硬件成熟,交通網絡與外界連接,這些核心的人文價值,會被消滅取締替還是得以傳承?這正是守護大嶼聯盟關心的事。對此,聯盟的另一發言人、家住大嶼山的謝世傑有此歸納:「我們不是反對發展,而是需要一個公義和具透明度的藍圖。例如今年十月擬議的東大嶼都會發展計劃,在梅窩對出海域建人工島,發展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政府只重視計劃可帶來多少GDP增長,卻沒考慮綠色GDP。建島起路破壞大嶼山海洋生態、影響居民區住環境,根本是利用珍貴的人文和環境資源,去換一時經濟增長,但最後香港人未必真正受惠。有違以人為本、永續為念的發展概念,才是我們抗拒的。」
他和阿昌都認為,這次梅窩保育行是一引子,從口述歷史角度切入,以口耳相傳的方式,重新建立人和土地的關係,引起大眾對梅窩古今發展的討論。在梅窩變天之前,將故事帶出市區,令社會多點聲音,別因事不關己而漠視香港人的家園被破壞。夕陽西下,就這樣繞了梅窩一圈,回到集合時的碼頭。相信大家感覺都不再一樣,至少視野裏除了度假屋,還多了村民故事和歷史場景。望着碼頭外通往大澳、昂平,大嶼山各處的巴士站,腦內零碎的東西忽然逐一聯結。梅窩,是大嶼山發展計劃的其中一條戰線,還有赤鱲角機場第三跑道、連接東涌大澳沿海公路、欣澳填海計劃等,打正發展旗號,威脅香港後花園。要逆轉破壞,或許可以從還原歷史,尋回大嶼山的真正價值開始。
守護大嶼聯盟網址:http://www.savelantau.org
撰文:王宇紅
攝影:Rex Chapman
鳴謝:部分照片由「守護大嶼聯盟」提供
ET072-075 | GREEN LIFE | 綠色生活 | 2015-11-19
度假勝地梅窩,不似大澳、長洲般人山人海。有種難得的寧靜。這日一行十多人聚集碼頭,參加守護大嶼聯盟舉辦的「嶼山尋梅──梅窩鄉土文化保育行」,大家都只來過梅窩數次,這日懷着輕鬆心情出發。過橋尋鄉的故事
甫見面,聯盟負責人、這次導賞員之一的謝錦昌(阿昌),指着碼頭對出海域問:「能想像將來有個容納超過40萬人的人工島,連接過來嗎?」說的是東大嶼都會發展計劃的人工島落成後,梅窩景象。原來這趟行程,不僅遊山玩水,還藉景點說歷史故事,探討大嶼山未來發展,了解小鄉前世今生。好讓這一剪梅被推土機剮割得塵土斑斑前,引到更多人的重視和關注。旅程由梅窩碼頭出發,先到涌口村,經過梅窩文化展覽中心、袁氏大宅、大地塘、白銀鄉,至銀礦灣為終點。
起行前,阿昌先講梅窩名字由來,據說是地勢似梅花的五瓣而命名。不過現在到處填海建高樓,梅花形狀可能要靠點浪漫想像:「梅窩雖沒有如大澳般突出的水鄉形象,或如昂平般宗教色彩濃厚,其實歷史豐厚。全盛時期有二萬多人,不但是古時海上貿易必經之地,更是農業重鎮,稻米、蔬果、漁穫應有盡有。」說罷帶一行人走到涌口村,解開過去農作物豐盛的秘密。我們在涌口一條筆直河道前停下來,兩旁有綠樹,河裏倒映出背後大山和石屎橋,大家都被眼前風光吸引,拿起相機拍照。這時,阿昌拿出1970年梅窩地貌圖及幾張舊照片說:「以前更美。」涌口,是指山上河流流入大海前,鹹淡水交界的地方。這裏以前是一大片生境豐富的濕地河塘。水從背後蝴蝶山流下來,沖積成土壤肥沃的低窪濕地,水源豐富,村落聚居山腳,居民沿河兩旁生活,務農種植。
其中一張照片是涌口中央的拱橋,叫眾人好奇。「這叫五仙橋(或斗零橋),算是最早期的Crowdfunding吧!」裏頭故事,阿昌從幾位村民口中聽回來:「以前涌口兩旁有市集,居民過河要撑艇。六十年代,理民府及居民透過鄉委會集資興建吊橋,方便過河。橋呈拱形,可以開合,風季來臨,漁船駛入河涌避風。至於取名五仙橋,有說是過橋需繳五仙,亦有說是坐艇過河的船費。」特色古橋後因填海和發展,被拆卸重建成普通石屎橋。眾人過橋入村,不久便走到梅窩文化展覽中心。只得一層樓高的矮房子,阿昌叫大家猜猜它前身。有人說似幼稚園,有人說是診所。「梅窩醫局。」他開估。村民政府各出資一半,有一間六張床的產房,大部分梅窩居民都在這裏出世。至八零年代,涌口填海發展建官立醫院,醫局被迫關閉,政府想拆卸,但居民對醫局有感情,齊心反對,最終爭取變成展覽梅窩歷史的文化中心,由居民協辦看守。
進內,見展示不少舊時的農業工具,包括打穀機、漁網、農民嫁娶的大紅花轎等,還有繁盛的市集舊照,生活氣息濃厚,完全不似今日梅窩。原來阿昌把大家從五仙橋帶到醫局,是要借古諷今:「以前村民有權參與、決定自己地方的發展,甚至合資美化改變它。反觀現在,政府的大嶼山發展規劃根本未有真正聽取民意。」說的是翻新梅窩工程,擴闊海濱長廊、建市鎮廣場、水上活動中心、重開銀礦洞等,美其名打造『怡情小鎮』,根本是摧毀梅窩歷史文化及自然生境地貌。了解政府舊區翻新的往績(如觀塘、西灣河),想像一下,便明白阿昌說法。海濱和廣場一旦落成,碼頭旁風味大牌檔、士多、路邊麥芽糖小檔,肯定被淘汰,取而代之高檔或連鎖咖啡店,還有建水上活動中心、銀礦洞,也肯定令河海一帶動植物遭殃。
守在歷史身旁
從展覽中心出來,我們漸漸遠離樓房,走入較原始一面的梅窩。下一個景點,正是涌口村和大地塘村之間,連梅窩人都少去的秘境──袁氏大宅。大約15分鐘路程,便到達一處荒廢古樓。只見藍天下,一座四四方方由花崗石築成的堡壘拔地而起,四野空曠雜草叢生。 袁氏大宅,又名餘德利圍,早於十年前被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二級古蹟,圍內包括主屋、更樓、祠堂、穀倉、小屋等。如今只剩下如堡壘般的更樓、相連大宅和小屋,還有一隅池塘美景。阿昌說更樓見證香港歷史發展:「梅窩自清代便是重要戰略位置,有兵駐守,由於屢受海盜威脅,多條村落都自行建更樓抵抗海盜。」袁氏更樓,估計建於二十至三十年代,建堡之人竟非梅窩人。「它由增城人袁華照所建,袁氏曾在國內當山賊,又曾任革命時粵軍團長,解除軍務後,帶同家人部眾到梅窩隱居,經營農場,人稱九爺。由於熟悉黑白兩道,槍法了得,抗日時被任命為游擊司令,建更樓守護梅窩,擊退不少海盜,因此深受當地人愛戴。」阿昌說知道不少人有意買下更樓,但袁氏後人堅持不賣,只為等政府修葺後,讓更多人認識梅窩與香港的歷史。可惜有關當局一直無派人跟進維修,日久失修,圍內外都一片破落,颱風天更如危樓。只見有團友沿樓梯走上更樓二樓,阿昌小心提醒,每次只能幾人上去,怕古樓承受不了重量。眾人四處探索良久,才捨得離開。
接着到訪了大地塘,看到梅窩難得保留的菜園農田,又到白銀鄉,聽阿昌細說現在仍然維持着,文武誕舞龍獅等節慶習俗,亦遊覽了美麗的銀礦灣瀑布。與外面塵土飛揚的新梅窩相比,似乎愈往內走,愈見寶藏。而一路上大家都在討論,究竟在政府的發展大計內,他日梅窩硬件成熟,交通網絡與外界連接,這些核心的人文價值,會被消滅取締替還是得以傳承?這正是守護大嶼聯盟關心的事。對此,聯盟的另一發言人、家住大嶼山的謝世傑有此歸納:「我們不是反對發展,而是需要一個公義和具透明度的藍圖。例如今年十月擬議的東大嶼都會發展計劃,在梅窩對出海域建人工島,發展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政府只重視計劃可帶來多少GDP增長,卻沒考慮綠色GDP。建島起路破壞大嶼山海洋生態、影響居民區住環境,根本是利用珍貴的人文和環境資源,去換一時經濟增長,但最後香港人未必真正受惠。有違以人為本、永續為念的發展概念,才是我們抗拒的。」
他和阿昌都認為,這次梅窩保育行是一引子,從口述歷史角度切入,以口耳相傳的方式,重新建立人和土地的關係,引起大眾對梅窩古今發展的討論。在梅窩變天之前,將故事帶出市區,令社會多點聲音,別因事不關己而漠視香港人的家園被破壞。夕陽西下,就這樣繞了梅窩一圈,回到集合時的碼頭。相信大家感覺都不再一樣,至少視野裏除了度假屋,還多了村民故事和歷史場景。望着碼頭外通往大澳、昂平,大嶼山各處的巴士站,腦內零碎的東西忽然逐一聯結。梅窩,是大嶼山發展計劃的其中一條戰線,還有赤鱲角機場第三跑道、連接東涌大澳沿海公路、欣澳填海計劃等,打正發展旗號,威脅香港後花園。要逆轉破壞,或許可以從還原歷史,尋回大嶼山的真正價值開始。
守護大嶼聯盟網址:http://www.savelantau.org
撰文:王宇紅
攝影:Rex Chapman
鳴謝:部分照片由「守護大嶼聯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