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7 聯盟就港珠澳人工島研究意見書
自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4年「施政報告」中表示因應大嶼山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發展潛力,而要在該區作大規模發展過後,不少有關大嶼山的規劃研究隨之展開。是次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上蓋發展」研究,守護大嶼聯盟(聯盟)認為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前哨戰,倘若是項商業發展獲得通過,將等同開了一個缺口,使其他相關發展項目得以上馬,加速大嶼山地區的經濟結構及社區環境改造。聯盟認為是次諮詢仍有不少課題和概念需要處理及釐清,謹列如下:
1)政府從來未有就是否需要在香港口岸人工島上建設商業設施諮詢公眾
翻查資料,在該份施政報告宣讀之前,縱使離島區議會和東涌社區內曾有聲音要求重新審視在香港口岸人工島上建設商業設施的可行性,但政府從來未有就是否需要在香港口岸人工島上建設商業設施諮詢公眾。是次諮詢雖然只是就不同的發展方向徵詢公眾的意見,但卻早已有一個「香港口岸人工島需要發展」的前設,諮詢早已不是沒有立場。
而且,在2010年5月19日的立法會大會上,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成武曾表示,
「然而,由於香港口岸涉及填海工程,基於環保及財政的考慮,我們應盡量把填海範圍減至最小(目前估計約為一百三十公頃),並以提供土地以容納港珠澳大橋的過 境和交通運輸設施為主要目的。此外,香港口岸位於機場鄰近,有關的建築物須遵從機場障礙物高度限制,介乎主水平基準二十五至五十米之間,亦須避免建築物的 體積過於龐大以致可能引起對視覺的影響。基於以上考慮,我們不建議在香港口岸引入大規模的商業發展。但我們同意若有空間應善用該土地發展跟商業活動有關的 設施,以帶動口岸的經濟活動,同時方便旅客。就此,我們會在香港口岸的詳細設計階段探討能否容納適度規模的商業活動,以服務和滿足旅客的需求」。(1)
從上述言論所見,政府本身並不建議在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興建商業設施,而相關的發展前設為善用空間,發展規模也不會太大。但觀乎規劃署現時提出的方案,商業設施的發展是要把香港口岸人工島發展成香港的「橋頭堡」,「把世界帶入香港,同時把香港向外展示」,整個項目的樓面面積甚至可達50萬平方米。發展概念和規模之大,亦有可能跟人工島原有的出入境功能構成衝突。是次諮詢的取態實有自打嘴巴之嫌,亦有違當日為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而儘量把填海面積降至最低的原則。在本年7月13日離島區議會的特別大會中,余俊翔議員亦曾提出相關質疑,但有關當局只反覆重申人工島的戰略地理位置去說明興建商業設施的必要,仍難以解釋當今政策轉向的成因。
2)諮詢文件並未有提供任何有關港珠澳大橋使用量的數據推算和預測更新
未有提及人工島上興建了商業設施與否 將會對香港的經濟帶來怎樣的效益或損失
聯盟翻查各個有關港珠澳大橋的人流車流預測數據,發現最新較為詳細的推算已是在2008年作出,當時的數據顯示,預測在2020年時港珠澳大橋每日車流量介乎15350至22300架次,每日旅客量則介乎91250至112950人次 (2),但相關數字跟大橋每日可容車流20萬相距甚遠。
但是,自2008年至今,粵港澳的發展勢頭已有更多的改變。當日被港珠澳大橋遺棄的深圳,已在興建連接中山的「深中通道」,預料2021年便會落成。由於深中通道的位置比港珠澳大橋更具戰略價值,可接通內地不同的高速公路網,而內地車輛使用深中通道往返珠三角東西岸將遠較使用港珠澳大橋為方便,加上港珠澳大橋需作「三地三檢」和有較高的過路費,相對之下港珠澳大橋對往返珠三角東西部的車輛吸引力並不大,2008年所作的使用量預測能否對應2020年後的狀況實在存疑 (3)。加上「一簽多行」政策的實施和再收緊、內地旅客的消費力轉變等,這些新的現象並非2008年的預測使用量數據能夠推測得到。
可是,是次諮詢文件並未有提供任何有關港珠澳大橋使用量的數據推算和預測更新,也未有提及如果在人工島上興建了商業設施或不興建商業設施,會對香港的經濟帶來甚麼樣的效益或損失。文件亦未有提供任何實質理據證明在人工島作商業發展的益處,以及沒有在人工島作商業發展的弊端,只是空泛地說要防止香港被邊緣化落後於形勢。雖然政府及顧問公司曾表示是次乃一初步諮詢,要待確認發展方案後才能夠計算相關的經濟效益,但提出發展建議的前設不應也不僅是單純建基於對珠江三角洲無限機遇的暇想。聯盟質疑,有關當局欲為了增加大橋的使用量,而去製造更多經濟活動,以彌補增加了的工程成本和減少虧蝕。此種「基建蓋基建」的情況有違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聯盟認為實難說服市民支持。
3)諮詢文件所擬定的大部份行業、工作機會頗為狹窄,未見多元,政府是否有數據和理據吸引當區居民於人工島就業?
是項公眾諮詢跟規劃署另一項「大嶼山綜合經濟策略及大嶼山主要發展上商業用地的初步市場定位研究」(定位研究)互相配合。定位研究提出大嶼山的三個初步經濟發展概念「蓬勃社區」、「支柱產業新平台」和「明日之橋」,以期為大嶼山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就業機會,同時支援現有四大產業的發展,和推動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諮詢文件指出是項研究主要會配合定位研究中的第二及第三個發展概念,當中具發展潛力的產業則包括旅遊、零售、創意產業、展覽及會議、商業及專業服務、物流。
近年「橋頭經濟」(Bridgehead Economy)的概念為不少人士所吹捧,他們除了寄望大橋的通車能夠為香港引進新的經濟機遇外,亦能改善現時東涌的經濟狀況、社區及就業問題。可是不論在諮詢文件和定位研究中,可看到除了創意產業一環外,其餘行業所能夠提供的工作機會其實也頗為單一。定位研究其中一段更提到「(大嶼山)更需要能催生經濟活動及提供大量工作機會的產業,例如入職技能要求不高的專業支援服務、物流、零售、旅遊及會議及展覽業」。
由是觀之,「橋頭經濟」實為以商業零售為主導的經濟活動,意圖透過增加消費人口以產生就業機會,完全是一種舊有經濟主導的發展思維模式,不單未有照顧和依據東涌及大嶼山各個地區的社區特色和居民的需要從而勾劃適合的經濟發展方式,也未能為現時香港已嚴重向金融服務業傾斜的經濟發展結構提供新的突破。在上述定位研究勾劃的「願景」中,大嶼山居民就只能投身金融、商業、服務性行業。翻查2011年人口普查數字,在東涌新市鎮四個區議會選區合共37,277名就業人口當中,從事服務性行業(零售、飲食、酒店)及物流業的人口數字就有18,213人,佔去就業人口近一半 (4)。可是觀乎未來大嶼山及機場島所提供的工作機會性質亦是以服務性行業及物流業為主,跟現時東涌居民的工作狀況相距並不遠,在如斯有限的工作選擇下,有多少的東涌居民會因為能夠原區工作而放棄在外區的穩定職業,有關當局並未有提供相關的數字作推算。而且當橋頭經濟的概念爆破,大嶼山那過份單一的經濟結構已難以逆轉,但居民卻要承受生活消費高昂等苦果。
4)人工島商業發展舊調重彈 會否與已規劃及發展的項目資源、方向重疊?
會議展覽業是否有飽和或未能平衡發展盡用資源?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周邊地區現時有不少商業空間尚在規劃興建中,例如機場北商業區和東涌東填海區等。兩個地區可分別提供20萬平方米及50萬平方米的商業樓面,而它們的規劃時序亦比人工島為快(東涌東填海區已在進行環境評估工作,機場北商業區亦在招標準備建造工程)。在周邊地區已有那麼多近似的商業發展時,在人工島上同樣作大規模的商業發展,實有資源重疊之嫌。雖然政府當局表示要詳細審視北大嶼山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主題,以及聽取公眾人士的意見後,才會決定發展方向並推斷出相關經濟效益,但在市場主導的發展邏輯下,各商業設施可能會造成惡性競爭,從而令相關基建變成「大白象」。聯盟難以認同此種在未有經濟效益推算便強行製造需要發展的事實的發展方向。
另外,人工島離市區遙遠,雖然日後的交通連接有機會有所改善,當市區亦有相似的設施時,也難以吸引本地居民到人工島享用相關設施。資料顯示在2011-12年度,位於灣仔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共舉辦了117個展覽,入場人次超過四百萬;而同期在亞洲國際博覽館就只舉辦了41個展覽,總入場人次為三十八萬 (5)。雖然會展和博覽館的發展歷程分野對其使用量也有所影響,但此數字也反映了地理位置對基建設施使用量的作用。觀乎近年政府亦曾提出如「起動九龍東」的大型商業區建設,相關土地用途及發展路向跟大嶼山亦有所重疊。在一般市民和商業機構仍然會選擇較方便的市區享用設施及發展業務的時候,大嶼山如需突圍而出,聯盟認為相關發展項目應更著力於市區沒有的設施,以及必須兼顧社區的需要和特色。
5)香港口岸人工島的商業設施能否像部份人士預期,可抒援東涌或市區其他地方的逼迫情況,實在成疑
有言論所指在港珠澳人工島上建設了商業設施後,可吸引最終目的為來港購買日用品的旅客能夠直接在島上解決所需,從而抒援市區的擁擠情況。早前有不少財團曾建議在新界西北部不同地區興建「水貨城」,但旅客在水貨城購物過後是否就會直接返回內地,而不會到市區其他景點遊覽,到了現在仍然未有人能夠作推算。故此香港口岸人工島的商業設施能否像部份人士預期,可抒援東涌或市區其他地方的逼迫情況,實在成疑。
而且,現時的發展倡議也未有決定不同的商業設施是於香港境內還是禁區內興建。雖然諮詢文件指出相關保安事宜乃規劃過程中的一個詳細考量,但如有設施最後獲確認於禁區內建設,屆時內地人不需入境香港便能夠享用相關設施,反而香港人卻要辦理離境手續才能到達該等地方。此舉等同把部份的香港領土割讓予內地,對香港的出入境法制將帶來巨大的衝擊。
針對上述關注,聯盟要求:
- 有關當局應儘即公佈最新的港珠澳大橋使用量推算
- 詳細計算及公開在人工島設置商業設施以及沒有設立的經濟效益分野
(1)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005/19/P201005190214.htm
(2) http://www.legco.gov.hk/yr07-08/chinese/fc/pwsc/papers/pwsc0521pwsc-109-c.pdf
(3) http://www.mingjingnews.com/MIB/news/news.aspx?ID=N000060544
(4) http://www.census2011.gov.hk/tc/constituency-area-i.html
(5)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205/02/P201205020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