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全民空間,誓保我們的大嶼山  ! 
  守 護 大 嶼 聯 盟 Save Lantau Alliance
  • 聯盟簡介
  • 掠奪大嶼懶人包
    • 解構東大嶼都會
    • 東大嶼人工島懶人包
    • 明日大嶼解迷包
  • 聯盟新聞稿、文章及媒體報導
  • 大嶼山發展文章分享
  • 大嶼照片集
  • 慢嶼人
  • 成為義工
  • 聯盟新聞稿、文章及媒體報導

2015-01-19  學者憂港珠澳橋 削弱港經濟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A28  |   港聞  |   2015-01-19    

  【本報訊】政府發展「橋頭經濟」,打造大嶼山為核心商業區。但有學者擔心,港珠澳大橋拉近3地距離,日後珠海及澳門或會將本港旅遊及住屋需求「扯走」,反令本港經濟下滑。

  守護大嶼聯盟昨舉行論壇討論大嶼山發展,多名講者均表示反對發展大嶼山。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表示,港珠澳大橋落成後,珠海、澳門及香港將成3小時生活圈,政府預計本港日後旅客量、酒店需求量和樓價上升,但他反預計本港經濟在大橋落成後會下滑。

珠海澳門 吸港旅遊住屋需求

  他解釋,因交通便利,旅客會反流向房價低的地方,如以往旅客住在香港較方便,但日後可選擇住在珠海或澳門,令本港酒店需求下降,而澳門與珠海樓價亦較低,估計會有不少人轉往該兩地買樓。他表示,本港有800公頃棕地,如全部用來建屋,可有80萬伙,足可供本港未來20年房屋需求,根本沒必要填海造地建屋。

  早前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表示,若不發展郊野公園,估計港人到訪郊野公園一次成本是2.3萬元。姚松炎表示,以雷的方法計算,如不以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建屋,球場內用家每球入洞,成本便達2,500萬元。

  另一講者、本土研究社核心成員林芷筠亦指出,內地多個城市亦有發展計劃,如中山與深圳將建深中通道、鐵路等,港珠澳大橋建成後,旅客仍有其他交通選擇,擔心港珠澳大橋使用率低,未必可帶動本港經濟。

發展郊野公園 不可輕率決定

  中大地理及管理資源學系客座教授林超英則指出,大嶼山是海中的島,充滿靈氣,強調大自然資源「有錢也買不到,亦不可能用來賣錢」,批評填海將自然海岸綫拉直是「溝渠化」,將大嶼山變成「老鼠住的地方」,不適宜人居住,認為本港仍有不少地方可建地起屋,如天水圍、元朗西、粉嶺高爾夫球場等,根本不用填海。

  對於是否發展郊野公園用地,林超英認為郊野公園是寶貴天然資源,任何人想發展郊野公園,必須審慎考慮,不可輕率決定。但他認為,郊野公園雖景色優美,但交通不便利,加上欠基建,不應用來建住宅。
返回上一頁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